('至于其他的男女知青,对于赵安民把教师考试名额让给宋芳芳的事情是十分感动的,现在看他们俩成了一对,都觉得是赵安民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终于感动了宋芳芳,得到了她的芳心。
事实也差不多就是这么一回事。
第152章
七七年的时候, 国家恢复了高考,这一年的高考就在冬天举行了。
生产大队所有的知青都报名参加了高考,包括刘山的媳妇苏瑜。
其他的知青都抱着考上大学回到城里的想法, 只有苏瑜就是随大流的报了一下名,其实并没有抱着靠高考回城的意图,因为她非常了解自己的知识水平。
这些年她和父母的往来信件越发少了, 几乎到了快要断绝来往的程度了。苏瑜的父母已经有了孙子和孙女, 现在把一切心力都放在了孙辈们身上,对于乡下的闺女是渐渐的顾不上了。苏瑜就算是得到了县里允许知青回□□额, 回去也没有家了,没有地方住,没有工作和收入, 还不如在乡下混口饭吃呢。
要说凭本事考大学回城, 苏瑜本身就是个不爱学习的学渣,又在乡下耽误了这么多年,那是绝无可能考上大学的。她自己也压根就不抱什么期望。只不过想以复习为借口, 偷懒少干活罢了。
多年相处下来,刘山的爹妈也算了解这个儿媳妇, 知道她又懒又馋, 又没什么本事的本性。不过因为苏瑜很利索的给数代单传的刘家生了孙子,就算看在这一点上,刘山的爹妈也不会对这个儿媳妇不好。再说苏瑜就算是下地少,至少把家里收拾的干干净净的,还带孩子做饭, 也不算是给家里添乱了。
正是因为刘山的爹妈知道苏瑜这个儿媳妇不是个有本事的人,和宋芳芳赵安民他们那种有能力有知识的知青不是一类人,所以他们觉得苏瑜不可能考上大学, 所以也没有阻止苏瑜报名高考或者在家里复习高中课本。
若是苏瑜真像是宋芳芳那么有本事有能耐,那刘山的爹妈就未必会支持她去参加高考了。假如这个儿媳妇考上大学回城了,未必还会要乡下的丈夫和儿子,那他们的孙子不就没有妈了吗?
至于刘山他们倒不担心,他能干稳重,就算跑了一个媳妇,也能再找到老婆的。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0 00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