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岁的科举添加的改动不在少数,如现在李泰捏在手里这厚厚的一叠,字迹甭管怎么看都并无差别,往下一数几十张卷子都是如此。这些都是特特经过了笔墨吏者重新誊抄。而在誊抄的过程中,但凡卷面有任何的涂抹痕迹,无需誊抄直接罢黜。
礼部侍郎到底还是戒备着魏王的参与,虽放开来让他做事,却只单单给他分配了明经科的批改。而明经科的考试内容本来就是大量的抄写与填空,李泰不过批改了二十张就有点头昏脑涨。他胖乎乎的身子跪坐着,朱红一下下圈在错字上,但凡有四个错漏就直接丢在右边一叠。
在这满当的屋舍里,李泰偶尔还能听到算盘拨弄的声响,抬头看了几遍后,这才默不作声低下头来。
他确实觉得明经科的批改很是枯燥无味,可若是比起明算科还得一一核算正确答案,那还是明经科来得快活些。
好歹这些经书他闭着眼都能背出来。
…
以往这京城长安的科举盛事,多是在一月下旬就有了结果,那覆满街巷的麻白潮水很快就会随着科举登榜名单公布后散去,各自归于乡野城镇。可连连改制后,倒是比以往要费时费力,以至于那春雪消散,暖江浮鸭的时节,礼部贡院还在一通忙活,于夜色中依旧灯火通明。
“此句破题‘圣日呈贶,至德所加。’①还算是不错,通篇切题,对偶得当,可为中上等。”就在礼部侍郎的面前,各摆着十份出挑的诗赋,一概都是类同的字迹笔墨,分不清究竟是哪位考生的。
而就在他的左手边,正摆着一叠用镇纸压住的试卷,隐约能看到用朱批画着的如上等,中上等之流的标注。
科举的排名是由礼部最终定夺的,三场考试中有上等,中上等,中等,中下等,下等之流的差别,而最终拆开糊名以高等最多者自上而下排列,是为榜上有名者。
不过这一回圣人早有旨意,这一批科考排名出来后,进士科前十的试卷都要送往殿前,故而现在礼部侍郎虽是做着该做的事,心里却也有点隐秘的担忧。
若是陛下没有这横来一笔,那自然是一切无事的,可现在还得担心这选出来的名单让圣人看不过眼。
这可不是没有先例的事情,前几年不还有陛下亲自挑选“举孝廉”的应选孝廉,却没想到一个两个都答不出来圣人太子与几位朝臣的问题,当真是荒唐可笑。
李泰却举着另外一份摇头晃脑地读着,“……时也寰宇克清,景气澄霁。浴咸池于天末,拂若木于海裔。非烟捧于圆象,蔚矣锦章;余霞散于重轮,焕然绮丽。”②这几句读完后,李泰忍不住摇头晃脑,俨然有种沉浸其赋文的感觉。
他面露笑容,同礼部侍郎说道:“一联紧句,二联长句,三联隔句,此中又颇为巧妙,写来虚实呼应,典故圆润,次第描写亦是大气磅礴,实在是令人称叹。”他赞不绝口,又信口说了几句,才笑着颔首,“怨不得以此赋为上等。”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0 00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