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九零年代当团宠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九零年代当团宠 第167节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歆歆姐,我家在这边也有两个亲戚,你要不要找他们聊聊?要的话,我提前给他们打个电话约下时间。”

“当然好,那就辛苦你了。我们明后天都在这边,你看他们什么时候方便,我们过去找他们。”

圆圆比了个手势,拿着手机到旁边打电话去了。

唐艺这时候凑过来,小心翼翼的问陈怡歆,自己能不能跟着她学数据统计。

“当然可以,但是统计这门学科要求不低,如果你真的想要从事这行,我建议你去读个大学。”

唐艺是大专毕业,毕业后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工作。跟着陈怡歆他们忙活了这么些时间,她似乎发掘到了工作的乐趣,但是限于她本身的短板,在数据分析处理上,她无从下手。

“行,我回头就准备一下。”

唐艺是个下了决心就会去实行的人,借着给陈怡歆打下手的机会,她问了不少相关专业的问题,还在陈怡歆的指导下,买了这方面的书回来自学。

和唐艺相比,圆圆一看书就头痛,她更喜欢跟人打交道,一张小嘴叭叭叭的,再难对付的人都没办法跟她黑脸。

第三百零八章 悲剧

圆圆抱着登山包和唐艺出了门,擦了擦脑门儿上的汗。

“唉,以前在家里还不觉得,出来才知道这世道真的好艰难。”

“行了,别抱怨了,走吧,张哥他们还在前面等我们呢。”

她们来的这家只有女主人和老婆婆在,张齐祥跟童浩不方便进去,就在屋前面的水池那儿等她们。

“今天的走访结果如何?还剩五户就能结束了。”

张齐祥热得不行,拿着棒球帽给自己扇风。他带来的大部分的笨重设备都在童浩身上背着,自己只带了相机和随身使用的小型采访摄像机。

“剩下这五户可不好做。”唐艺翻了下资料,觉得脑袋都大了。

“第一户是五保户张祥贵爷爷,八十二岁,妻子孩子都没了,一个人住在老房子里。村上本来给安排到养老院的,张爷爷不乐意,说他老婆孩子都在这里,他不走。”

“张爷爷这里还好,他的个人要求不高,只要保证他的日常生活他就没有额外的需求了。这边第二户和第三户的问题更严重一些,也代表了大部分农村的现状。”

第二户是一老奶奶带着六个孙子孙女的特殊困难家庭。

第三户的情况更加复杂。家里只有两个老人,儿子五年前出事死了,媳妇受不了打击疯了,家里还有两个孩子,大的是女孩已经十一岁,上到小学四年级就休学了。小儿子早产加难产,生下来就有问题,被诊断为脑瘫,都已经五岁了,还只能跟婴幼儿似的要人照顾。

他们这次入户走访原本主要的目的不在这个方面,但是临出发之前,接到当地县**的委托,将两者合并进行调查,跟他们一起来的还有县上派来的协助工作员。

“行了,我们这边还好,更复杂的是老大那边吧。”

他们最近不知道是不是看多了电视剧,都不赶陈怡歆叫歆歆,或者歆歆姐了,直接叫老大。

剩下五户里面,第四户和第五户的问题连村上都管不了了,一说起来就只能叹气。

陈怡歆这会儿就跟村长还有佟月和县**的办事员一起围在一户农家小院外面。

透过斑驳坍塌的围墙,能隐约看到院子里的坟墓。

说真的,他们走了也不下十几个山村,即便是最落后的村子,也从未有把坟墓修在自家院子里的情况。

老村长黝黑苍老的脸上写满了无奈。

“同志啊,我们先离开吧,这孩子不会给我们开门的。”

陈怡歆想要往围墙那儿走,才动了动脚,就差点被里面扔出来的石头给砸到脑袋。她停下脚步,往后退了两步,抿嘴没说话。

隔了好一会儿,陈怡歆才在村长和办事员的劝说下一步一回头的离开了。

“到底怎么回事?这孩子就这样把自己关起来了?”

“差不多吧,三年前他家最后一个长辈去世后,他就这样了。只有早晚村子里没人的时候,他会出来捡一些柴火,或者村里人不要的东西回去。”

老村长带着他们回到自家院子,招呼人坐下,又让儿媳妇烧了茶送来。

“村长,我看人口档案上记载了,他家除了他以外,应该还有个姐姐。我们今天没看到人呢?”

“他姐姐在家呢。”老村长再次叹气,“他家现在这样子,就是因为他姐姐。”

“能详细说说吗?”

老村长拿烟的手都在抖,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最后眼泪都出来了。还是他儿媳妇看不过去,过来插了一句。

“这事儿我跟你们说吧。”

“我记得还是我跟老五结婚的时候发生的事,有四五年了。”

那家当年在村里也是人缘很好的一家。家里七口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小姑姑和两个孩子。

“他家小姑姑是老来女,就比他家大姑娘大十一岁。那年我结婚的时候刚二十,她小姑姑十九,大姑娘才八岁多不到九岁。”

村里相看的年纪都不大,很多人在法定结婚年纪之前就已经有了事实婚姻,等到生了孩子再领证的比比皆是。包括村长家也是这样的,他儿媳妇比老五大了一岁,结婚的时候老五还没到领证的年纪呢。

“我们这边领不领证不重要,只要摆了酒,大家都认的。他家小姑姑十七岁就跟邻村的小伙子看上眼了,谈了快两年吧,打算那年的国庆节结婚摆酒。为了挣钱摆酒,两人早早就去县城打工了。”

她是五一节的时候摆酒的,那家小姑姑当时也回来了,一脸娇羞的说自己揣上娃了,回来之后就不去县城,等着十月摆酒,大概过年的时候就能生了。

“农村里都是这样的,所以大家也没觉得有问题,只打趣说让她赶紧点,别把孩子生在娘家。”

“我当时还好羡慕她呢。我跟老五也谈了两年,同居一年多一直没怀上,不怕你们见笑,我们乡下婚姻稳不稳,就靠生不生娃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