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玉金记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玉金记 第233节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青石年纪二十出头,憨憨厚厚的一个人,对丹凤夫子照顾得很是尽心。

他虽然是个下人,苏好意对他却很尊重,从来不怠慢。

“八郎啊,夫子这两日脾气很不好,也不知怎么了?”青石一副有苦说不出的样子:“要不你过去看看,也就你能哄他开心。”

“这两日雨多,我走动的不如往日勤。”苏好意也觉得怪不好意思:“我这就过去,看看那老顽童又闹什么呢。”

墨童在一旁说:“苏公子这时候过去,午饭就得在那头吃了吧?恰好昨日从京城来的肉脯和干果送到了,要不您就顺手给夫子带过去些。”

“多亏你提醒了,要不我还想不起来。”苏好意这两天没情没绪的,京城来的东西她没心思看,也没胃口吃,反倒忽略了。

跟着青石往过走的时候,恰好看思源堂的刘师傅背了篓荸荠上山,苏好意想起前些日子和司马兰台一起在丹凤夫子院子里煮荸荠的事,于是便拦住刘师傅,用半只熏腊鸭换了一小筐荸荠。

刘师傅还有些不好意思,荸荠这东西便宜得很,京城香风斋的烧腊鸭,可得好几两银子。

“拿着吧,平时也没少麻烦您。”苏好意从来都不是个只算小账的人。

平时她没少找刘师傅帮忙,虽然不过是一头蒜半颗葱的事儿,可终归是常常麻烦人家。

苏好意到了丹凤夫子那儿,老人家正在窗边坐着。

因为不知怎的就想起了多年前的某一个相好,便情不自禁地失落起来。

苏好意才不惯着他臭毛病,笑着说道:“一个不回头的老浪子,装什么痴情种!我都替你臊的慌。今天用腊味给你煮荸荠吃,可看好了你那几颗牙,别一并吞到肚子里去。”

“你个猴儿崽子,”丹凤夫子被她一通嘲笑破了功,又耐不住腊味的诱惑,说道:“这两天在屋子里挺尸来着?这会儿才想起来孝顺我。”

“一会儿那鸭腿单留着,专用来塞你的嘴。”苏好意故意气狠狠地,其实脸上始终带着笑。

这些特产都是司马家的人寄来的,其实司马兰台并不喜欢吃这些东西,以前家人也从没给他寄过。

后来苏好意偶然提过一嘴,司马兰台给家里写信的时候便特意嘱咐了。

其实这些东西姹儿姨自然也买得起,可是要运到仙源山来却是千难万难,不是花银子就能解决的事。

司马家就不同了,可以用驿站,保证路上不耽误,更不会少东少西。

“今天先将就着吃着,等哪日我高兴了,给你做金银蹄。”苏好意一边削荸荠一边说。

“猴儿,别跟我装了,你整天只顾着想兰台小子,要不是青石去找你,怕是早把我忘到爪哇国去了。”丹凤夫子眼睛看不见,可是看苏好意一看一个准儿。

苏好意也不忸怩,叹口气说:“他若下山去做别的,我还放心些。这次瘟疫听着就凶险,又总是这么个天气,我能不担心吗?”

“还算你有良心,”丹凤夫子把拐杖在地上轻轻地磕了磕:“说起瘟疫来,其实大巫山的人对瘟疫的治法,比咱们要厉害得多。”

“大巫山?”苏好意听了就问:“你见过他们治瘟疫?”

“当年那个陈鱼,就是我之前跟你提到过的掌坛巫女,”丹凤夫子又提起了往事:“她在仙源山的时候,相邻的州县就发生了瘟疫,那次的情形也十分凶险。当时我们几乎被逼得束手无策,可她一出手,居然很快就将瘟疫控制下来。”

“真有这么厉害?”苏好意听得有些呆了。

“是啊,只是她在出手之前就已经说好了绝不将药方示人,任何人不得再追问。”丹凤夫子说道:“我们既答应了她,自然要遵守诺言。但她法子显然和仙源山不是一个路数,我们当时便是山上的夫子,这一点是不会看错的。”

“她既会这么厉害的医术,难怪有人觊觎。”苏好意叹息:“不知越溪谷人手里的青衿录可有记录那法子。”

“应该不会,”丹凤夫子摇头:“其实凡是写到书里的内容,就是为了给人看的。以我对她的了解,她应该不是要私藏,只是那法子真的不足为外人道。”

“这么说这个陈鱼,她一点儿也不坏。”苏好意喃喃:“她长得可美吗?”

“自然是好看的,只是太古灵精怪了些。”丹凤夫子摇摇头:“也就只有叶寒星那样的好脾气能受得了。”

“你这老不正经当时没打人家的主意吗?”苏好意眯着眼问丹凤夫子。

“胡说八道!我身为夫子,能做这没人伦的事吗?”丹凤夫子气得抡起拐杖要打苏好意。

“好啦好啦,是我不对。”苏好意笑着赔不是:“赶紧把拐杖收起来,要不别想炖腊味了。”

等饭熟的时候,丹凤夫子让苏好意给他弹一曲琵琶。

苏好意说:“连天的下雨。琵琶弦都涩了。”

可还是取出琵琶来坐在窗边,想也没想就信手弹出一曲《长相思》来。

一遍遍,不厌其烦。

最后丹凤夫子受不了了,说道:“停了吧,再弹就要把我送走了。”

第394章 此心唯求尽人事

仙源山的人劝说村民,就算不能把病人交出来,最起码也要单独安置,不要和家人住在一起,这算是折中的法子,村民大多都不反对。

只是有个别人家是老人病了,怕这样做显得不够孝顺,死活也不肯把老人单分出来住。

这天夜里没下雨天,刚蒙蒙亮的时候,司马兰台他们就已经开始熬药了。

苦涩的药味四处弥漫,好像永远也呼吸不完一样。

四周静默,连一丝风都没有。

这里的人原本是敬重仙源山众人的,可这瘟疫实在霸道,他们到现在还没找到真正有效的办法。

村民便动摇了。

面对生死,信与不信,原本就在一念之间。

“师父,我一刻钟之前刚刚给澄云夫子把过脉。”司马兰台向青鸾夫子禀报:“脉象比昨日更稳了些,口中的脓疱也出现了愈合之相。”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