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一次踏入篷莱殿,十一娘的步伐格外轻松,事到如今,一切进展正如她计划一般,她要的就是蜀王急不可捺,要的就是太后勘破蜀王与毛维暗中勾结,甚至连徐修能也在她算计之内,徐修能一旦反对晋王赴藩,便会让太后更加笃断一切都是蜀王的谋划,如此一来,太后决不会让蜀王如愿,所有人都觉得贺烨无德无能,但这有什么关系呢?贺烨的亲王之尊足以震慑毛维,虽无治政之能,但大可让能臣辅佐,陆离便是不二人选,因为只有他针对时弊上谏应对之策,而没有纠结于晋王与蜀王两个人选之间。
太后不会感觉到她的决定被人左右,相对于野心勃勃并深具才干的蜀王,贺烨更让她放心,因为贺烨身边早已遍布她的耳目,因为贺烨甚至早与武威侯结下仇怨。
贺烨虽然赴藩,但在太后看来,并没有脱离她的掌控,生死仍然是在她一念之间。
这么多年的筹谋与准备,伪装与隐忍,就是为了今日这个结果,为晋王赢得至关重要的时机。
蜀王太过轻敌了,不,他是根本没有意识到真正的对手是谁。
当然这还远远不是庆祝胜利的时候,征程万里,这也只算一个良好的开端。
烨儿那孩子,真真让我头疼。太后用这话作为开头,苦笑连连:从前先帝在时,他便吵着要赴藩,后来出宫立府,谁也拘束不了他,这会子又不愿远离长安了,刚才还说,晋阳乃苦寒之地,据闻冬季能把人鼻子冻掉,哪有这般严重!高祖当年便是自晋阳起兵,要说来,晋阳算我大周龙兴之地,到他这晋王眼里,却成了荒僻偏远,岂不可笑?
这话十一娘可不好接,故笑而不语。
太后又长叹一声:只是多得他还没有忘记仁宗帝临终所托,如今敌军逼境,晋朔之危仍然未解,他身为贺姓子侄,怎能耽于享乐?我用这大道理压下来,他才免为其难答应可是我也明白,我是不能指望他,治政之事,绚之已有成算,不过他威望还有不足,伊伊,烨儿不懂得这些,不过多亏有你,我只能寄望你,约束烨儿好好配合绚之。
便让十一娘过目陆离的谏策,又询问见解。
十一娘这时当然不会藏拙,虽然未将计划合盘托出,但说出的话,已经让太后大感认同。
豪族的确是关键,政令颁发容易,是否能够顺利推行却不那么简单,更不说还有许多一心谋私者从中作梗。太后冷哼一声,说的自然就是毛维那一党。', '')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0 00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