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北宋熙宁志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三百四十七章:私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熙宁四年九月十六日。

秋雨渐歇的清晨,偌大的汴京城被连夜的雨水清洗得一尘不染,微微泛着黄色的树叶上依旧挂着晶莹的水滴,未及铺设水泥的街头巷尾里,凹凸不平的青石板路面上一处处水洼映照出乌云散尽之后的碧蓝色天空。

秋风吹过,放眼望去,繁华的大宋都城尽显盛夏过境之后的渐渐萧瑟。

金色的冷秋意味着收获,同时也预示着寒冬的悄然而至,虽说如今的大宋丰衣足食,再无人会因饥寒交迫之苦,百姓们却因往昔的忍饥受寒,无论如何都对冬日是爱不起来的。

满城的百姓都在为了囤积过冬所需的粮食与衣物愁眉不展,三柳巷里一个身材壮硕的青年男子却是神清气爽红光满面。

青年名为朱荐,京城人氏,祖上小有积蓄,三六巷三十六间宅子,曾经都是朱家的产业,只可惜富不过三代是一个千百年来无人破解的魔咒,但凡兴旺的家族,总会出现一位败家子。

很显然,朱家也逃脱不了如此厄运,随着一处处家产被变卖,朱荐也因为自己的极品叔叔,从一个衣食无忧的富三代渐渐沦落成为生计发愁的寻常百姓。

关键时刻,父亲拿出了作为富家子应有的担当。

作为朱家最后的血脉,朱荐读书倒也勤勉,却终究不是读书的材料,好在他身体还算壮实,舞枪弄棒的倒也有几分架势,在朱荐弱冠之年,父亲当机立断,让他弃文从武,变卖了最后一处闲置的二层小楼,花银子走了关系,将他送入了衙门当差。

捕头收了银子,初时对朱荐也算照顾,只因朱家后继乏力,加上朱荐读过几年书,受了礼义廉耻的毒害,不愿随波逐流同流合污收取各家摊贩与商铺的保护费,因此受了同僚的排挤,混了三年,却还是一个见习捕快,连佩刀的资格都没有。

天可怜见,便在九月初,朝廷下发公文,官家新奉的四位节度使大人要在本月进京朝圣,为了确保京城以及周边地区的绝对安全,各衙门需要加派人手巡查各自负责的区域,便也就在因为缺乏人手而焦头烂额之际,总捕头似乎总算记起了衙门中几乎与闲散人员无异的朱荐。

沉默了三年的朱荐总算得到了晋升,而他也不辱使命,在上街巡查的第一日,便捉到了一个惯犯,如今不但配了腰刀,连刚刚由工部研制出的黑色便携式小弩也被朱荐挂在了腰间。

这种弩箭是从唐钰随身携带的黑色弓弩改进而成,捕快配发的目的自然是更快更好地将犯罪扼杀在摇篮之中。

由于材料紧缺,工部只铸造了百余把弓弩,捕头在配发时便强调,能够得到此武器的均是各衙门之中的精英,将来会得到更进一步的机会,即便成为皇帝的亲卫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一袭紫衣制服在身,铁十字腰带横在腰间,黑色的便携式弓弩随着自己的步伐前后摇摆,再加上手中的一把制式长刀,否极泰来的朱荐走在朱雀大街上,一阵意气风发涌上心头,竟令他感觉有些飘飘然。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