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在三国教书那些年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六十九章 一日十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关羽生生压下去了怒火。

“请。”李孟羲再请,请关羽亲自去向乡勇们一问究竟。

关羽看了看李孟羲,又看了看呆在一旁远远躲着的乡勇们,冷哼一声,袖子一甩,去了。

“众军听令,列阵!”

关羽朝乡勇们吼了一声。

乡勇们不敢迟疑,哗啦一声跑了过来,在关羽面前两步,成方阵列队。

目的达到了,关羽自会认识到他麾下的小兵们有多能干。

李孟羲拿过弟弟手里的鱼掂起来看了一眼,“走,砖头,咱把鱼择(zhai)了。”

说着,李孟羲带着弟弟绕过校场,特地到了很远的去河下游择鱼去了。

鱼不大,是比巴掌略大的鲫鱼,俗称鲫鱼壳儿。

李孟羲好奇的问,“砖头,这鱼在哪逮的?”

在一边玩水的砖头立刻叫站了起来,指着更下游,边走边指,“在那儿,在那儿。”

说着,砖头小腿倒腾着,还继续在朝下游走,他要带哥哥去看逮到鱼的地方。

“回来回来!”李孟羲叫住了趟着水要走远的弟弟。

一个看不着,掉河里了咋办。

李孟羲可不会水的。

择鱼很简单,就是把鱼开膛破肚把鱼肠子鱼内脏全清理掉,再把鱼鳃拽了就行。但需要有刀。

到了河边李孟羲才后知后觉的发现,自己的那把短环首刀没带在身上,只好又去拿刀。

去车上拿到了刀,听到了关羽训斥士卒的声音,李孟羲笑了一下,带弟弟继续择鱼去了。

鱼肚中有鱼泡,清鱼内脏的时候李孟羲捏了一下,啪的一声脆响。

砖头乐的咯咯直笑。

于是在择第二条的时候,李孟羲把鱼泡给了弟弟玩儿。

啪一声,鱼泡被砖头用小手捏炸了,他开心的笑得停不下来了。

李孟羲有些羡慕砖头,羡慕砖头能因为一点小事就乐上很久。

鱼鳞要清理干净,不然会极度影响口感。

可惜只有一把砍人用的环首刀,刀又又重,工具不趁手,清理起鱼鳞速度很慢。

终于耐心的把鱼鳞清理的干干净净,连鱼鳃边最难清理的那一点细鳞也给清理掉了,用河里的清水把鱼洗干净,李孟羲提着鱼回来了。

昨夜的篝火早灭了,一堆堆篝火只剩烧完的灰烬在原地。

在一个没有打火机,也没有火柴的时代,行军之时火种就很重要,专门有人负责保管火种。

在一辆车上,李孟羲找到了陶土盆,盆里的木碳烧的通红。

这就是火种。

四周扫了一圈,只见到有劈好的木头。

于是李孟羲从柴草车上抽了根木头,准备引火。

木头放在火盆里烧了会儿,木头被引燃了,变成了火把。

就拿着这根木头,李孟羲回去升火。

不等他把柴堆架起来,木头上的火灭了。

木头没有了明火,就只会缓缓燃烧。

无奈之下,李孟羲只得把木头丢进柴堆里,然后不停吹火。

亲自升了一次火,李孟羲才知道,原来升火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他吹火,烟很大,黑烟呛的他咳嗽连连。

砖头帮忙,一样被呛到了。

兄弟两人废了好大劲,李孟羲吹火吹的都快缺氧了,才成功把火升起来了。

这让李孟羲认识到,在东汉末年,他自己连火都不会升,生存能力接近于零。

同时李孟羲还联想到如何弄出更方便的火种呢,发明火柴不用想了,不可能,化学不好。

煤球呢?或许行。

煤的热值很大,三颗煤球就可以烧一天。

大军行军之时拉上一车煤球,就等于拉了十几车干木头,很节省运力。

而且嘛,煤球不怕受潮,用煤球保存火种也方便,只用每天换一次煤球就行了。

不像用木头,得安排个人隔一会儿就得添柴。

可是,汉朝人有用煤炭吗?汉朝的煤矿在哪?李孟羲一无所知。

明火有了,火焰引燃了干树叶和干草,火苗一窜老高。

用洗好的细树枝把鱼穿起来,然后就在火苗上烤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