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呆萌酷班长被美色耽误后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11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辰先生是个孤儿,前半生过得凄苦,少时也曾被一对一直没能生育孩子的夫妇领养过,并为他取名为辰缘,寓意相逢即是缘。可好景不长,他刚上高中的时候,那对夫妇就因为车祸双双去世,辰先生生性坚毅,靠着夫妇留下的微薄积蓄自己一路半工半读好歹是把书念完了。养父母不幸去世后,辰先生并未伤感太过,只是此后便有了心结。他认定自己这一生亲缘淡薄,而他自己也从来没有凡夫俗子的那些七情六欲,年岁亦长只愈发沉迷于物,不问世俗。在遇到杨女士之前,他都未曾想过要成家。他木讷寡言,不通人情,是那种剃个头拿个木鱼就能去寺庙冒充和尚,且毫无违和的人,如他这般做人做到这份上,也实在是无趣得很。而说起来,辰藜多半的性情也是随了辰先生。杨女士初遇辰先生时觉得他呆傻,可意外的是,当他说起那些破石头,他的眼睛里就有光,像个痴人。辰先生年轻时也生得俊俏,五官长得不偏不倚,处处长在杨女士喜欢的点上。杨女士生性温婉,曾经也是个勇敢的姑娘,辰先生是个不开窍的人也无妨,她乐意去一点一点的改变他。事实证明,杨女士的眼光确实不错,辰先生除了有些无趣,但品性具佳,他就像一颗未经雕琢的顽石,除开表面的粗糙,内里却藏着一颗至真至诚至性的赤子之心。可辰先生当初本不想与人儿女情长,但或许是他不懂拒绝,又或许是他不忍心真的让杨女士失望难过,总之最后是杨女士的契而不舍打动了辰先生,辰先生终于愿意去延续自己的这份亲缘。即便有了牵挂,可是辰先生依然喜欢那些没有感情的石头,他的灵魂还是向往着自由。杨女士明白这一点,但是杨女士心甘情愿,她愿意为他守着他们共同的家,她也从没开口让辰先生放弃他那颠沛流离的工作,她只是默默坚守,给他足够的自由。她就像是一个放风筝的人,她相信只要她手里还握着一根线,辰先生就总会回到她的身边。第二天辰藜母子俩收拾妥当,便一人提一个大大的行李箱早早地启程回小镇上,一路辗转颠簸,到自家小院已过了午饭时间。母子俩将就着随便吃了点东西,然后又是一通打点行李,直到傍晚才歇下来。吃过晚饭之后,杨女士就开始坐在炉子旁边和老人一起闲话家常。辰藜头天看了新闻,说是今晚会有一场流星雨,他有点想出门看看,运气好的话或许能看见。于是收拾完厨房之后,辰藜站在弄堂里问,“妈妈,今晚外面应该会有流星雨,你要跟我一起出去看看吗?”杨女士正坐在角落里小火炉子边上取暖,此刻闻言便探头看了看半掩的木门外,只见擦黑的天色,寒风阵阵。显而易见的,已经不再年轻的杨女士,无法理解年轻人这大冬天里诗一样的情怀。第119章 枫林片刻后,她收回目光摇头说,“你一个人去吧,妈妈怕冷就不出去了,你爸爸都这个点了估计也快到家了,我就在家等着。免得你爸一回来,咱娘俩一个都不在多不好啊,只是你别走太远,看完也早点回来。”于是辰藜只好独自出门了,走之前外婆担心自己的小孙会冷,还特意拿出一条围巾亲手为辰藜系上了。围巾是浅灰色的,是刚入秋那会儿杨女士空闲时亲手为辰藜织的,入冬之后辰藜只戴过几次,成色看上去还很新。傍晚时分的天色有些暗,但小镇上年味很浓,家家户户门前挂着灯笼,屋顶点着排列整齐的蜡烛,成片成片的光聚在一起,便汇成了灯火里的俗世人间。辰藜一个人走在那些街头巷道,路过一户户热闹喧天的人家,他无法想象那么多亲人齐聚一堂的场景,因为自己家里总是冷清。他母亲一家外祖父早早病逝人丁不兴,也曾听母亲说他有过一个小舅舅,但是没养活,而他自己老爸又是孤儿,每到逢年过节他们一家就总与这喧嚣的人间格格不入,让他时常生出一种被尘世隔绝的错觉。辰藜最后不知不觉就走到了那片枫林,这里有片大大的人工湖连着修葺一新的活动广场,地势相对比较开阔。说起来,这片枫林的确离外婆的小院儿不远,而他和安素阳去年之所以会在这里相遇,是因为刚好那天早上外婆让他出来遛狗,那只雪白小狗是附近另一个小院里两个老人养的,老人被子女接到城里过年去了,便把小狗寄养在外婆这里十来天。当时等他放寒假回来过年,外婆自然就把每天遛狗的任务交给了他,那只小狗很活泼不认生,辰藜溜它都不用牵绳,反正它自己转一圈就又会回到辰藜脚边,不想跟着小狗走的时候,他就找个地方坐下不动了,小狗见辰藜停下也不闹他,它就自己颠颠的跑出去撒欢儿,然后玩够了就会再回到原来的地方找辰藜。',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