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母后,你这是什么意思?”东阳国君没想到,自己的母亲竟然都不帮自己。
太后朝东阳国君挥挥手,“我累了,你走吧。”
“母后,那求檀将军的事儿……”东阳国君还不死心,他相信太后一定会因为他心软的。
深深地看了一眼自己这个不成器的儿子,太后敷衍道:“我会考虑的。”
闻言,东阳国君终于放下了悬着的心,“那母后好好休息,儿臣明日再来问安。”
看着东阳国君离开,太后对身边的宋嬷嬷开口,“去,把我的凤印拿来。”
宋嬷嬷欲言又止,但还是听命把凤印取来。
太后坐在案桌前,写下了遗诏。
东阳国君,德不配位,身为太后首当其罪。
太后深吸一口气,继续往下写,檀将军护国有功,爱惜百姓,当为国君。
接下来,便是太后的罪己诏,她会随先皇而去,去下面赔罪。
“太后!”宋嬷嬷猛地跪下。
太后含着眼泪,看向陪伴她的老人,“宋嬷嬷,诏书要麻烦你送去长垣城了。”
“太后,那您呢?”宋嬷嬷的眼泪已经流下来,她看得出太后对陛下的失望,可太后毕竟是一名女子,根本无法左右国家大事。
“我啊,这慈宁宫我住了一辈子,就让它给我陪葬吧。”太后抚摸着桌角的烛台。
宋嬷嬷几近泪崩,“太后,老奴陪您一起去,到了下面继续侍候您!”
“别傻了,这皇宫内我能信任的人不多,把遗诏给檀邵,你就代替我看看,这江山的海晏河清吧。”太后怅然一笑,德不配位,总归是做不长久的。
宋嬷嬷握着手里的遗诏,只有这份遗诏在,檀将军攻入都城的时候,才算得上名正言顺,否则极有可能被扣个乱臣贼子的帽子。
“太后放心,老奴一定把遗诏,亲自送到檀将军的手里。”宋嬷嬷抹干眼泪,她在皇宫内根基不浅,想神不知鬼不觉的离开不难。
太后的脸色冷了下来,“宣我旨意,黄嬷嬷偷窃慈宁宫财物,沉井。”
宋嬷嬷知道,黄嬷嬷是陛下派来的人,目的便是监视慈宁宫的一举一动。
太后对黄嬷嬷动手,也说明不再顾及所谓的母子情份。
“旨意宣出去后,你把黄嬷嬷打晕放到我身边,等晚上慈宁宫起火后,你想办法出宫。”太后这是为宋嬷嬷找替死鬼,只有这样陛下才不会捉拿宋嬷嬷。
宋嬷嬷大力点头,“老奴知道怎么做,太后,老奴舍不得您啊!”
“檀邵是个重情重义的,他一定会安排好你,只要百姓们可以安居乐业,我便死得其所。”太后语气坚定地说着。
宋嬷嬷看出太后的决心,这些年陛下做的糊涂事,她也知道不少,而檀将军隐忍至今,又是中毒又是受伤,就算是泥人也有三分火气。
何况,现在西蜀国大军压境,陛下想得还是他屁股下面的龙椅,说是昏君也不为过。
整理好脸上的表情,宋嬷嬷去料理黄嬷嬷。
当晚,慈宁宫大火。
太后被困其中,多人葬身火海。
找到太后尸体的时候,身边还有一位身体蜷缩的老嬷嬷,虽然面目全非,但能守在太后身边的,只有宋嬷嬷一人。
陛下得到太后殒命的消息后,直接晕了过去,太医抢救了许久,才让陛下清醒过来。
醒来后的第一时间,东阳国君便去看太后的尸体。
虽然尸体已经烧焦,但母子相依为命多年,东阳国君还是一眼认出了尸身就是太后的。
再次悲拗大哭,也不知道是哭失去了母亲,还是哭没人为他求情了。
总而言之,太后的丧事需得大办。
丞相等多位老臣出席太后的丧礼,只是在太后送入皇陵后,这些老臣开始陆续请辞,还有托病不上朝的。
东阳国君看着空了一半的朝堂,已经没有心思主持朝会。
每每问起的事儿,只有边关的战事。
檀邵不愧是不败将军,自打第一战开始,便没有败绩。
想来,攻下西蜀国是早晚的事儿。
“边关的粮草,是谁在供应?”东阳国君询问道,自从得知檀邵去了边关,都城这边再没一粒粮草供应。
武侯还在坚持上朝,闻言道:“回陛下,都是百姓们自发捐献的,还有魏夕曜送去的。”
“魏夕曜?”若非武侯提起,东阳国君都快忘了这个人。
“没错,魏夕曜之前开酒厂,收购了很多粮食,等我们去抄酒厂的时候,除了地窖里的白酒,无一粒粮食。”武侯硬着头皮说着。
而粮食的去向,不用想也知道。
毕竟,将军府只给他们留了一名丞相内应,包括魏夕曜在内的所有府兵下人都已经撤离。
显然,魏夕曜已经投靠了檀邵,根本不是在为西蜀国做事。
东阳国君想起魏夕曜送去西蜀国的布防图,既然他是檀邵的人,怎么可能送布防图到西蜀国。
想来只有一种可能,布防图是假的!
思至此,东阳国君宣布退朝。
等朝臣们撤离后,东阳国君写了一封密信,交给一旁的小佑子,“魏夕曜送去西蜀国的布防图是假的,你现在就去西蜀国,把这个消息带给西蜀国君,檀邵不让我好,我也不能让他顺利打下西蜀国!” ', ' ')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0 00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