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缘不会做饭。
他也想沈哥不再那么辛苦。
在学校里要辛苦看书,到了这,又要做饭。
但苏缘做过一次饭,就那一回,全部烧得黑乎乎的,浪费了粮食。
“没事,做饭很快的,阿缘可以去洗菜,洗鸡翅。”
沈约看见了苏缘的失落。
给他找了点事情干。
晚上,是一满盘的鸡翅,一盘番茄炒蛋,和一碗的蔬菜汤。
只有三个菜,但两个人吃绰绰有余。
“沈哥,你明天是不是放假呀?”
一想到明天沈约会放假,苏缘就好开心。
他有一整天,不,两个整天的时间会和沈哥待在一起了。
“嗯,放假,不过有事情要做。”沈约轻声道。
“好吧。”
苏缘的期待落空了。
沈约撩开苏缘额头上的头发,指尖轻点苏缘的脑袋。
“是有事,但可以带着阿缘一起啊。”
新京报社的王主编,跟他联系。
说文人圈子,要举行一个聚会。
这段日子,最炙手可热的文人就是“元月”先生。
于是他们联系了新京报社,想要邀请“元月”先生,还有新京报社的一些老牌作家参加。
除此之外,除了作家文人外,聚会上,还有不少出版社、报社的大佬,他们对于元月也特别好奇。
毕竟最近新京报社,报纸销量因为那几篇文章,以飓风似的速度急速上涨,来势汹汹,已经有了报社老大的势头。
他们这些报社,如果不采取相对应的措施,恐怕马上就要被新京报社给踩在脚下。
但,办法也想过了,甚至除了那些政要的,回忆录,家信之外,还刊登了不少有趣的文章。
可事实残酷地告诉他们,他们觉着的有趣,不是读者想要的有趣。
反正报纸上都会刊登时事,其他空闲的板块,都是用于作者的投稿。
既然有更好看的,价格也没有很大的差距,为什么不选择新京报社呢。
毕竟,新京报社,有他们爱看的“元月大大”!
幸好这个年代没有追星这个词,不然,元月肯定会成为炙手可热的明星,得到这一众狂热读者的追捧。
这些出版社、报社的大佬,对元月的好奇肯定不是简简单单存在表面,更想的,还是想试试能不能把元月给挖过来。
对于他们来说,也不叫挖,叫做合作共赢嘛。
他们可以给出比新京报社更好的福利,更好的分成价格。
新京报社其实不怎么希望元月去这场聚会的。
万一,人家真的要和别的报社合作,他们得后悔死。
王主编联系完沈约后,推了推眼镜。
犹记得,当他知道元月的年纪后有多么惊讶。
不止是别人,就连他,也觉得,元月,应该是某一位见识且接触过外国文化的老先生。
斟酌了很久,才下笔写出了精彩绝伦的文章。
而事实却打了他一个巴掌。
第237章 重生年代文里的渣知青76
元月只是一个下乡一年不到的年轻知青。
这是在当初元月要参加高考,让他帮忙留意京市的闲置房子时,王主编知道的。
他也知道了元月的全名叫做沈约。
年龄,二十多岁,不到二十五岁。
就是这样一个年轻人,写出了一篇比一篇精彩的文章,让整个京市都为他沸腾。
王主编不禁思考,他在沈约这个年纪的时候,在干什么呢?
似乎是在报社打杂,给人倒水。
等传出京大的第一名也叫做沈约时,王主编,已经不能用惊讶来形容自己的内心。
所以,这个“元月”不止是一个年轻的天才作家,更是一位能在赶稿的闲暇之余,考上顶尖大学京大的高材生?
王主编属实被这样的震撼给弄得麻木了。
京大的一些学生,也会在新京报社投稿。
特别是在有了元月之后,新京报社简直成了京市当中最火最爆的一家报社。
当某位学生的稿子被采纳,领取那二十块钱稿费,因为赚得的巨款和为自己的文章登在新京报上而激动惊喜时,王主编忍不住想说一句。
这有什么,你们学校的元月,一篇连载中的文章,每月带来了数万元的收入。
整个京市都流传着他的笔名。
王主编也只是在心里想想,元月既然没有说,他也不会吃力不讨好地说出去,万一和元月关系产生了裂隙,下一篇文章转投他家怎么办?
至于为什么会把这个邀请告诉元月,是因为这是基本的信任和尊重。
他们只是和元月合作,并不是控制了元月。
人家总有渠道,知道文人举行了一场聚会。
像是报社一些人说的,瞒着元月,不告诉他。
傻子才相信真的能瞒住。
这次聚会肯定会有专门拍照的环节,到时候,各大报社都会刊登,现在不说,还真的等后续人来问嘛?
那,距离合作破裂也不远了。
总编也赞同王主编的做法。
这边,苏缘听到沈约说可以带着他一起,就差欢呼了。
“先吃饭,是一个文人的聚会,说得好听点是文人,其实就是一帮子的作家,你到时候跟着我。” ', ' ')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0 00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