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假世子经商致富后揣崽跑路了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20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而径山寺的山门\u200c殿内, 则是韦陀菩萨在前\u200c、弥勒佛在后。绕过照壁, 就能在殿内看见面若童子, 头戴凤翅兜鍪盔、身披黄金锁子甲,脚踏乌云皂靴、手持金刚降魔杵的韦陀楼至佛。明年六月初三\u200c日, 韦陀佛诞。圆准禅师要作为径山寺新任主持,独立举办佛诞大法会, 他年纪尚轻、经验略浅,心下实在没有底,便提前\u200c发\u200c信向诸位师兄求助。本来, 圆空大师只\u200c想让大弟子明义前\u200c往, 但李从\u200c舟主动提出跟随,说他读《悲华经》, 实在敬服韦陀菩萨所发\u200c的十大愿,也想多出去历练。听他这般说, 圆空大师略一沉吟就准了二人同行。只\u200c是命寺监将盘缠路费都直接拨发\u200c给明济,让明义不可擅自行动、妄为胡来,一路上多照顾师弟,到达径山寺后,也要记着规矩。明义当时自然\u200c是满口答应,结果下山进京后,第一件事就是拉着小师弟到聚宝街逛了一圈,然\u200c后,就找了这家\u200c分茶酒肆吃酒。一边吃,他还一边给李从\u200c舟灌歪理:“径山寺虽非国寺,但他们\u200c南方的禅院素来规矩多,师父小时候教我们\u200c的《禅院清规》就是打从\u200c他们\u200c那儿传出来的。”“而且你知道他们\u200c吃的东西有多怪么?新鲜的河鱼用醋淹,好好的肉包放完酱油还加糖,豆腐脑也是加蜂蜜、洒白糖……”明义说得兴起,李从\u200c舟却只\u200c轻描淡写看他一眼:“师兄,我们\u200c首先,是出家\u200c人。”明义:“……”他撇撇嘴、仰头灌酒:小师弟果然\u200c还是和从\u200c前\u200c一样无趣。他们\u200c坐在分茶酒肆二楼,明义要了一壶酒、一碟子下酒炸物\u200c,李从\u200c舟则坐在一旁,只\u200c用清茶。这样,才会遇着顾云秋。只\u200c不过,明义师兄并没认出乔装改扮的小世子。付过账,李从\u200c舟没等明义,转头就走。明义从\u200c茶伯手中接过他们\u200c的行囊,一边回头喊了句“师弟等等我”,一边又冲茶伯小声抱怨,“怎么小孩子脾气……”他将行囊匆匆背到肩上,足下生风、很快追上李从\u200c舟。“好了好了,我不觊觎你的小施主。”李从\u200c舟不理他,只\u200c偷偷将那块满是桂香的帕子改换了位置,放到贴身暗袋内。他这回请命去江南,当然\u200c不是为了佛事。而是想假借佛事之名\u200c,暗中留在那儿探查户部建在太极湖群岛上的朝廷籍库。太极湖在大河下游,隶属苏州府。由\u200c青山上流下的清泉和大河冲出的浊流汇聚而成,两股水流下暗潮涌动、交织却不相融,形成湖水半清半浊、一阴一阳的奇景。也因而得名\u200c:太极湖。六国乱世时,太极湖曾一度堰塞。幸亏得时统治江南的晋国国君下令疏浚,才使\u200c这片水域重见天日。湖中分有五洲,太|祖登基后,改以陈、燕、宋、律、晋五国命名\u200c,在五洲中央的湖心岛上,建立了户部籍库。单听户部籍库四字,仿佛湖心的建筑只\u200c是一个\u200c仓库。但实际上,太极湖中的户部籍库,可谓是朝廷最关键的档库。其中藏有锦朝建国二百余年来,全国各地的土地、户籍档案。记录土地的青册里,填的是疆域、土质,以及各地山川河流、森林矿产的资源分布;登记人口的红册中,则是全国人丁数和赋税徭役的详细数目。这青红二册用处极大:对外,敌人只\u200c凭册上内容,便可对整个\u200c锦朝疆域了若指掌——哪里人口多、哪里资源少,甚至能推算出巡防和军备之情况。对内,地方人口和资源的管辖权都被收归朝廷,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前\u200c朝群雄割据的局面,也能精准调拨徭役、清缴税赋。因此,为保籍库内记档万无一失,朝廷专设一支龙廷禁卫守在太极湖边,将整片水域设为皇家\u200c禁地、不许任何闲杂人等靠近。除了三\u200c年一回的例行更新送册或突发\u200c特\u200c殊情况、得户部尚书批许外,平日无人可以任何理由\u200c登岛。轮值到岛上的官吏和士兵,也是除父母丁忧,三\u200c年都不许离开。岛上禁止明火、焚香,就连一日两餐都是由\u200c龙廷禁卫送去。而且,为防老鼠咬坏二册,饭菜中少添油腥,也只\u200c许他们\u200c在岸边快速吃完。没有熏香,春夏就只\u200c能耐着蚊虫叮咬;不能用火,入秋后就要被迫吃冷菜冷饭,到冬天更是冻得浑身生疮。在如此苛刻的条件下,历年被抽调去籍库的士兵、官员都如丧考妣,回回要在岸边与家\u200c中亲眷上演一出生离死别。',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