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请您为我卜一卦,”窦敬道:“迎立庄悼太子之子入宫承嗣,是正确的做法吗?”此时,他已经是年逾六旬的老人,公冶循更是垂垂老矣,只是目光矍铄,鹤发童颜,并不显得老迈无力。这一次,公冶循注视他的时间更久。最后还是如他所愿。公冶循告诉他:“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这是天子的象征。”窦敬由衷的松一口气。遵循他上一次登门的流程,此时他应该辞别了,只是窦敬实在心有不舍——当年公冶先生承诺助他三次,再加上这一次,缘分便尽了。就此同这位大有本事的奇人道别,他总觉得惋惜。如此异能,若能为他所用……而这一次,公冶循也并没有急着端茶送客。他问窦敬:“大将军是否有意帝位?”窦敬着实没想到公冶循三答之后,竟然会主动与他议及朝政,受宠若惊之下,不由得振奋起来,却不瞒他:“大丈夫生居世间,孰人不想宰执天下?!”公冶循点点头,又问他:“大将军为权臣数年,本朝国祚可已尽否?”窦敬踌躇几瞬,终究还是摇头:“天下人心仍旧归于穆氏。”公冶循便叹一口气:“大将军既有此明悟,又富贵已极,也该为儿女后代考虑一二了吧。”窦敬默然不语。公冶循等待良久,都不听他作声,便知他心意已决,遂道:“既然如此,我再为大将军卜一卦吧。”窦敬心下一松,赶忙拜谢:“多谢先生!”这一次,公冶循卜卦的时间更久,待到结束之后,却不曾将结果告知于他,书就在白纸之上,折叠三次递到他面前:“大将军,归家之后再看吧。”窦敬躬着身,双手接住,小心的收到了衣袖之中。公冶循便合上眼睛,显露出疲惫的样子来:“走吧,你我缘分已久,以后不会再见了。”略顿了顿,又说:“窦郎,擅自珍重啊。”窦敬心下着实惋惜,到底不曾违逆,起身郑重拜道:“先生,还望珍重自身。”就此辞别。他转身之后,公冶循睁开眼睛,如当年二人初见时窦敬目送他离开时一般,目送对方离开。“痴人!”他一声长叹。老仆在一旁,也叹息着道:“您只是告诉他,庄悼太子之子有着天子的命格,却没有告诉他,将其迎立入宫,是不是正确的做法。”公冶循道:“你从前只称呼他为窦郎,又是从什么时候起,开始称呼他大将军呢?”老仆想了想,说:“大概是从梁夫人闭门不出,幽居佛堂开始的吧。”……窦敬听从公冶循嘱咐,一路只管小心揣着那张纸,却不敢开,直到归家之后,方才将其打开。上边只写了一首简洁明了的七言诗。更休落魄贪酒杯,亦莫猖狂乱咏诗。今日捉将宫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窦敬看得心生不安。捉将宫里去——难道日后他会在宫中出事,亦或者被押送宫中吗?断送老头皮——言外之意,便是他会死于非命吗?窦敬心下惶恐,又觉得公冶先生交给自己的判词,料想不该如此浅显,在书房独坐思忖良久,又吩咐传了几个幕僚过来,叫他们轮流传阅这首古怪的诗。很快,便有人了然道:“大将军,此诗乃是前宋时候名为杨朴的隐士之妻所作。”他向窦敬细细解释:“前朝的真宗皇帝征召杨朴,杨朴不愿为官,便用妻子所作的诗来回应,真宗听后失笑,仍旧叫杨朴去做他的闲云野鹤了。”辞官之作啊……难道公冶先生是在劝他辞官吗?窦敬皱起眉来:“没有什么暗喻吗?同朝政息息相关的那种?”幕僚被他问的犹疑起来,冥思苦想许久,终于躬身道:“大将军且叫我等再行参谋几日……”“去吧,”窦敬勉强应了一声:“要将此事当成正经事来做才好!”第43章 我给朱元璋打工那些年4未央宫。天子的身体已经很不好了。此前之所以能坚持住,也不过是因为喝了口参汤吊气,知道已经有人前去迎接新君,故而怀抱着一丝希望强撑罢了。现在见到了人,希望破灭,那口气也就散了。他眸光迅速的暗淡了下去。那边窦敬的女婿廷尉张珣便出拜道:“国不可一日无君,而储君更乃国之基石,今广陵郡王,庄悼太子之子,大义名分无过于其者,臣斗胆,请陛下立其为皇太弟!”附庸窦氏一族的朝臣纷纷跪下身去,名义上是为奏请,实际上胁迫之意溢于言表。天子已经是出气多进气少了。', '。')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0 00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