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峤将此事记在心里,返回陪都之后也着人暗中打探,好在萧明泽的父母都是有名有姓的人物,倒也不难探知,只是听闻消息之后,难免为之嗟叹。当日京师动荡,萧明泽的祖父与祖母年迈遭难,俱已身亡,萧家另外也有几个孩子不知所踪,萧明泽的三叔在撤退途中身中流矢而亡……如今一家人都在陪都内为尊长守孝。李峤心知人心各异,不敢贸然将萧明泽身在德州的消息告知萧家,也不敢透露给邬翠翠知道,自己寻了个时机悄悄见了萧驸马一面,告知他其女尚在人世的消息。萧驸马听罢为之泪下:“活着就好,活着就好啊!”又问李峤:“那位李长史?”李峤不假思索便道:“人中龙凤!”萧驸马有些悲哀的神情中因而浮现出一抹欣慰:“那就好……”他擦了眼泪,哽咽道:“李将军还没有儿女,大抵是不了解我们做父母的心思,真是牵肠挂肚,日夜难以安枕啊!”李峤又同他说起魏王之事:“当下这般情状,令爱只怕不宜前来此处,就连这消息,最好也不要传扬出去才好。”萧驸马出身世家,又尚了公主,自然明白其中的曲折,当下颔首道:“我明白的……”再想到如今朝中之态,复又面露哂色:“在德州好啊,天高皇帝远,何必来掺和这一滩浑水呢!”李峤听得微露诧色。萧驸马见状,因为感念他特意送来女儿消息的恩情,便也多言几句叮嘱:“如今陪都看似安宁,实则风雨欲来,我虽然尚在家中守孝,但也偶有听闻朝中乱象。将军此刻花团锦簇,诚然煊赫,但也正是因此,才更加要小心来自高处的暗箭啊!”李峤点头应下。此后新昌长公主夫妇又通过李峤与萧明泽取得了联系,期间倒也互送过几封书信,只是终究难以碰面。再之后陪都夜乱,萧明泽挂心父母,特特写信过去,希望父母能够带着弟妹往德州来,这种事天子能做出第一次,难道便做不出第二次吗?萧家这一回与此事无关,下一回却未必能有这样的幸运了。萧驸马正在孝中,身上暂无官职,又因为陪都夜乱、天家父子只顾内斗而枉顾天下黎庶的缘故,对其大感寒心,失望至极,见到书信之后,便动了举家迁往德州的心思。新昌长公主虽也痛心于兄长与侄子再无先祖锐意进取的意气,却终究不能够弃他们而去:“我乃是本朝公主,身受国恩,怎么能在此时离开,往投他人?你带着孩子们去吧,不必管我。”萧驸马心下大奇,笑着说:“倒是叫那位李长史说中了呢。”新昌长公主面露不解之色。萧驸马便将袖中收着的另外一封书信递给妻子:“除了明泽的信,那位李长史也投了书信过来,说如若公主不愿同往,便可将这封信递交与你。”新昌长公主闻言,倒是对远在德州的李长生更添了三分好奇,展开书信来看,神色为之几变。李世民在信中对她说,遥想本朝太祖皇帝开国之时,天纵英明,四海俯首,一声令下,天下莫不景从,对此今时今日天家之势,长公主难道还看不出本朝气数已尽吗?如今之祸,是天家自行招取,又与旁人何干,长公主只顾惜自家门楣,却将京师父老、天下黎庶抛之脑后了吗?新昌长公主为之惊醒。身份这东西,有时候没用,但有的时候又缺它不可。譬如魏王——天下有心谋求皇位的宗室多了去了,为什么独独他能拉开架势下场,明刀明枪的跟天子相争?因为他是太上皇一母同胞的兄弟,当今嫡亲的皇叔!而新昌长公主,她也是帝女啊。即便并非亲王,她皇室长公主的身份,也先天就可以代表皇族——至少,也可以代表一部分。皇室长公主的女儿,做了李长生的妻子,这对于天下宗室和世家来说,是一个极大的缓冲,而新昌长公主若是到了德州,也就意味着李长生与诸多京师高门之间的矛盾,其实也并不是不可缓和的。更妙的是,萧明泽是长公主的女儿,却不是宗亲之女,她身上流着来自于母亲的、皇族的血脉,但她本人又不被归属在皇族之内。这是个非常巧妙的角度。可以用这层身份来安抚宗室、招揽高门,但与此同时,又不必担心她的子嗣拥有前朝血脉,甚至于前朝宗室通过她和她的孩子来影响新朝。因为从礼法方向来说,萧明泽姓萧,她不姓李!新昌长公主被说动了,夫妻俩合计之后,又去游说萧家其余人,此后借着诸多人离开陪都的时机,只带了些轻便东西,快马离开了此处,先去投奔魏王,再中转去德州。', '。')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0 00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