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朕只想要GDP/笑死,谁还不是个SSR+番外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587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继而又肃整了形容,躬身道:“在下张良张子房,拜见殿下。”嬴政还礼:“周明周子鉴……嗯?”他脸上表情忽然裂开一瞬:“你说你叫什么?”空间里仿佛散发出一阵快活的气息。张良被他脸上的表情惊了一下,迟疑着重复一次,道:“在下张良张子房……”嬴政只觉得自己脸上有一道看不见的裂缝忽然间更大了。他尽量面无表情的问:“韩国人?”张良迟疑着摇摇头:“不是。”嬴政了然,稍稍松一口气。紧接着,就听张良道:“在下乃是博浪沙出身。”略微一顿,又笑着补充说:“那地方很小,殿下多半不知道。”第191章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5博浪沙出身……博浪沙……沙……嬴政听完,直接原地麻住。空间里几个人都要笑疯了。李元达不怀好意道:“这似曾相识的感觉,这纠缠了两生的缘分!”李世民不怀好意道:“张良张子房是吧?博浪沙是吧?你要是唠这个,那始皇可不困了啊!”朱元璋不怀好意道:“博浪沙,始皇为数不多有所了解的乡下地方!”“他乡遇故知——嘿,您猜怎么着?仇人!”刘彻原地笑出了猪叫:“这都是谁搞出来的啊,张良祖籍博浪沙,嘲讽效果我直接吹爆!”嬴政:“……”为什么别人都有独家特供,只有我遇上刺客?好烦!回宫之后,他马上提笔就要将屏风上的“朱梦”二字抹掉。张良张子房……还他妈是博浪沙出身……这都不算暗示,简直就是明示了!这个世界简直欺人太甚!只是提笔到了屏风前,他却又顿住了。今生之人,何必受困于前世?要用一个人,又何必介怀于他的出身!更遑论只是前世的出身与过节了!今生张良并非他国权贵出身,更无六世相韩的背景,故而当然也就能心无旁骛的来到周国追寻仕途,为上位者所用了。既然如此,正该为得一贤才而欣喜,何必忧虑?他深吸口气,重又将笔置于案上。……嬴政离开了弘文馆,张良却没有急于离开,顾盼之后,终于又回到了辩论场。黄老出身的宿老梅石公正在讲《道德经》。“……最好的统治者,就是百姓并不知道他的存在,却仍旧能够生活的很好。”“次一等的统治者,百姓亲近,并且用褒美的言辞来称赞他。”“再次一等的统治者,百姓畏惧他。”“比这还要差的统治者,百姓鄙薄他。”“上位者如若诚信不足,百姓就不会信任他。”“最好的统治者,很少发号施令,谨慎发言,看起来十分的悠闲,等到大功告成之后,百姓都说,我们本来就是这个样子的……”梅石公如此为之,与其说是辩论,不如说是讲学,围观旁听之人虽多,然而较之先前儒家与法家论战之时,却是相形见绌了。在变法图强之说最为强盛的周国,会有多少人对黄老的无为而治感兴趣呢?张良见状,难免有些黯然,侍立在侧听完了所有,最后待到梅石公讲学结束,终于迎上前去:“不肖弟子张子房拜见梅石公。”梅石公不意在这里见到他,脸上显露出惊喜的样子来:“子房什么时候也到了周地?”又抚须笑道:“早知你在此,该让你来讲的,也叫别家学派知道,黄老后继有人。”张良毕竟年轻,搀扶着上了年纪的梅石公离开,又叹息道:“周国的土壤,是无法让黄老之学生存的,您千里奔波至此,只怕不能如愿了……”梅石公听到此处,脸上的表情随之严肃起来:“子房,难道你觉得我所讲授的内容,都是无用的东西吗?”张良忙正色道:“弟子岂敢有这样的想法?”又说:“只是周帝崇尚法家,厉兵秣马,极力鼓动农耕,当前所求之物同黄老相悖,您想在周地宣扬黄老家的学说,就像是在沙漠寻求鲜鱼一样,恐怕只能无功而返了。”梅石公的神色略微柔和几分,却问他道:“你觉得黄老之说对于治国,没有用处吗?”张良摇头道:“怎么会?只是相较您所倡导的,并不适合此时的周国,也只有大战之后,百姓凋敝,民生困顿,黄老之学才真正会有适合的土壤。”梅石公于是叹息着说:“我难道不明白这样的道理吗?周国武库里的矛和弓箭像崤山里的树木一样多,周帝的进取之心像金石一样顽固。他们现在厉兵秣马,改革图强,不就是在为了统一天下做准备吗?大战结束之后,会有多少年迈之人失去他们的孩子,多少稚童失去他们的父亲?而天下之大,又会有多少土地荒废,多少流民沦为盗贼?”',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