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去想唐氏先前所说,乃至于皇太子妃寥寥几句的分辩,都不由得对于那个没有出场、却间接影响了全场的人心怀敬仰。七弟妹身上,有点东西啊!老六啊老六,你是真没福气!这封信出现在大殿之上,几乎等同于宣判了唐氏的死刑,只是到了这时候,却也没有人将心思放在她身上了。皇太子妃跪下身去,顺理成章的提出了自己的请求:“先前唐氏所说,倒也不全都是假的,儿媳的确有意过继七弟妹的孩子到膝下。夫君去了,总不能叫他断了香火,无人祭祀,底下孤零零的一个人,儿媳怎么忍心?”“先前夫君在的时候,就很欣赏七弟妹,儿媳也与七弟妹私交甚好,见她得子,便生了这个念头,过继这种事,除去爹您点头之外,也非得是两边都情愿才行,不然不清不楚的成了,儿媳怎么敢想以后呢?”别人不敢说的,皇太子妃却敢彻底挑明:“夫君乃是太子,一旦过继了孩子,他便是长房的根苗,来日议及储位,只怕有碍。儿媳不敢擅论朝政,便想着,不然过继的事情就等两年,待您心里边有了主意,定下人选之后再去过继,却也不迟,只是求您让儿媳同七弟妹一处照看孩子,不为别的,也为了夫君来日有个指望不是?”说到最后,又落下泪来。朱元璋见状,也是恻然。他当然不愿让标儿在地下无人祭祀,但要说是直接过继,因着东宫的特殊身份,好像也不宜过早……倒是皇太子妃的提议很合情理。先等两年,看看再说。诸王眼见着都烂的差不多了,孙子们当中,说不定还能捡出来两个好的。要是老七家的生的这个儿子确实聪明,老七家的和老大媳妇也都愿意,就将他过继到东宫,立为皇太孙。要是老七家的这个儿子不太聪明,那就让皇太子妃搬出东宫,立完新太子之后,再把老七家的儿子过继到老大媳妇名下。想到这里……朱元璋环视周遭,笑容慈爱的问:“你们大哥走了,国家失去了储君,我失去了长子,你们当中,有没有人觉得自己能挑得起这个担子啊?”诸王:“……”我们当中,大抵没人有能挑得起此时出列毛遂自荐的胆子。大哥在老爷子心里,那可是永恒的白月光啊,谁敢跟他比肩?一秒滑跪,然后开始阐述自己办事是多么的无能,天资是何其的庸碌,完全不配、也无法承担这天下的重任。朱元璋很欣慰:“既然如此,立储之事,便过两年再说吧!”将手中的书信折叠起来,爱惜的收进衣袖,他老人家心满意足的站起身来,朝众人摆摆手:“得了,今晚暂且没什么事儿了,都退下吧!”说完,便待往内殿去。诸王与皇子妃们却不敢离去。“皇爷……”侍从小心的叫住他,再看一眼狼狈不堪的魏国公夫妇乃至于六皇子妃,神情为难:“这,这该如何处置,还请皇爷示下?”“噢,他们啊,你不说我差点忘了。”朱元璋大手一挥,开朗的笑:“都杀了!”“魏国公及其妻唐氏欺君罔上,大逆不道,罪在不赦,剥皮萱草,以儆效尤!唐氏——这婆娘死到临头,还要攀咬别人,割掉她的舌头,再去行刑!”“至于老六的婆娘,看她那副快要喘不上来气的样子,赶紧带出去——一起扒掉拉倒!”唐氏听到此处,已经是面白如纸,抖如筛糠。朱元璋正要离去,忽的想起一事来:“魏国公是不是还有儿子?”唐氏身体猛地一颤。那侍从已经应了声:“是。”朱元璋转目看向唐氏:“这样满口谎言、颠倒黑白的母亲,能养得出什么好孩子来?即日起,废黜魏国公府的爵位,举家流放云南,永世不许还京!”要说唐氏先前得知徐倩茂逃过一劫,自己却要被剥皮萱草的时候是万念俱灰,再听闻这话,却是从绝望之中生生的迸现出了几分渴求。“陛下,千错万错都是我们夫妻二人的错,同他们有什么关系?国公跟随您打天下,没有功劳——”后边一系列的话甚至于都没说完,就被朱元璋粗暴的打断了。先是一句“住口!”,紧接着便是一句“该死的畜生,怎的这般不识好歹!”。“我正是念在他跟我打天下的份上,才饶了徐家满门,否则便不是流放云南,而是流放地府了!”转过头又开始指责侍从:“如何动作这样迟缓,还不快些带她下去?废物,统统都是废物!!!”转身就走。想了想不太对劲儿。', '。')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0 00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