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生八零年代奔小康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41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颜建国看食品厂这边没啥问题也把注意力放到服装厂上,那些成品工装就按照他们之前说的,送到偏远的地方便宜卖。闫西州知道这个消息后头一个跑来看那些衣服,发现都是些好料子,只是款式老旧,不被年轻人喜爱,又不适合老年人,卖不出去积压了整个仓库。但这边的年轻人不喜欢不代表他们那里的年轻人不喜欢,真按照颜建国说的那个价钱,在他们那里肯定好卖。闫西州把自己的想法跟大家说了一下。颜建国跑去跟闫忠商量,“要不就听你爸的,你带点回西北卖,要是卖得出去我再给你发货,要是卖不出去就算了,我也不收你钱。”“这这这.....这能行吗?”闫忠有些犯憷,他第一次和颜建国做买卖的场景还记忆犹新,那可不是什么令人开心的经历。“怎么不成!西北就是你的地盘,在你的地盘上卖几件衣服怕什么?”颜建国怂恿道。闫忠还是有些拿不定主意,回去后尤巧凤知道了这事,倒是比他还干脆,“去就去!反正建国兄弟说了,卖不出去不收你成本,来去的火车费还给你报销,卖出去就算你的,卖不去咱们也没损失。”相当于公费回乡,有什么不好的?顺便还能看看家里的老房子和那些田地,房子这么久没忍住,也不知道破败成啥样了。尤巧凤越想越觉得闫忠得回去。枕边人都这么说了,闫忠就算不想走都不行。于是带着众人的期盼,他带着一堆货坐上奔向西北的火车。同时颜建国还联系了王妮,把这边的情况跟她说了一下。第180章 闫忠返乡王妮现在可不是一般人,听说这事立马表示要帮忙,还让颜建国给她捎过去一些样品,到时候她可以去几个工厂跑一跑,北方不少工厂这两年都有给工人定做衣服的福利,说不定能推销出去。韩林和彭杰也要了一些,不过他们就是友情帮忙,颜建国也不指望他们真的能卖出多少货。因为岩市和白水市离得近,就在隔壁,即使那边经济条件差一些,但愿意花钱买工装的年轻人估计没多少。解决了工装问题剩下的就是堆积的那些布料了。仓库的布料不止一种,有的亲肤柔软,有的粗糙结实,林丽清跟老师傅商量了一下,最后决定把那些柔软的布料挑出来,做成床单被罩枕套,料子粗糙的就加工成书包挎包,仿照去年流行的款式,今年应该能卖得不错。她和颜建国一个有未来的阅历,一个常年在粤省混迹,两人商量着来肯定没问题。就是服装厂的工人是个麻烦,还不知道销量如何,他们也不敢大批量招人,只请了六个有经验的师傅。偌大的工厂就这么几个人上班,看起来实在寒碜。六个师傅上班也是上得不踏实,总觉得人这么少的工厂不是啥正经服装厂,尤其是做的东西也跟他们以前做的不一样,越发忐忑了。在这种情况下,闫忠带着一堆工装回到老家县城。火车停下后,他看着那些货都发愁,一个人肯定是弄不回去了,没办法,他只能到街上喊了两辆骡车帮忙。老乡看到这么多东西,眼里满是好奇,“你弄啥咧?”“卖衣服咧,要不要看看?很便宜。”闫忠一边搬货,一边跟老乡唠嗑,也没指望老乡真的会卖,就是急,逮着一个就想推销推销。老乡也是个心大的,真凑过去拆麻袋,拿出工装后眼睛都亮了,“咋卖咧?挺新滴。”闫忠都无语了,“可不咋滴,全新!俺从南方坐火车弄回来的,人家那便流行花里胡哨的,不穿这个。”老乡摇摇头,表示不能理解,又问道:“咋卖?”“冬天的整套四块五块钱,你看看,加厚的,料子密,绝对保暖,春秋款滴一套三块八,防晒防风,夏天的是短袖短裤,这个便宜,一套两块五。只买衣服或者裤子也行,冬天衣服或者裤子都是两块五,春秋的衣服或者裤子都是两块,夏天的一块五。”闫忠大声说着,顺便看向四周,招呼火车站外面的行人过来买衣服,这招是跟颜建国学的。大家关心的就是价格,听到他的报价真有不少人围过来。一块五的衣服裤子比一斤肉还便宜,少一顿肉换一件衣服也太划算了。当然,围观的也有看热闹的,结果见到东西大家都心动了,有的只要衣服,有的只要裤子,还有全套拿的,更有一口气买两套的。这些人里面很多都是四五十岁的中年大叔大婶。闫忠为了赶紧把衣服卖出去,压根就没提醒他们这些是年轻人穿的,大家不计较就行。',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