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倾国倾城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21节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戴忠信大礼参拜。

“参见陛下。”

刘诩示意平身。

他站起来,发现刘诩身后一身凤纹宫装的高大男子,正是户锦。

戴忠信脸色有些不自然,撩衣跪下,“参见中宫大人。”

户锦亲自扶起,“大人多礼。”

他转身向刘诩跪安,“臣侍告退。”

“去吧。”刘诩点头。目光追着户锦到门口,才收回来。

又见自己最忠心的御史一脸的不赞同。

“戴卿又怎么了?”刘诩好笑道。

戴忠信脸上变了变色,“有不合规矩的事,具本以参,本是臣下职责。”

“喔,对对对。”刘诩不想惹他,点头敷衍,“卿有何事,朕洗耳恭听。”

戴忠信忙道不敢,却又正色道,“御书房乃陛下处理国事之所,后宫不得干政,怎容中宫大人留了大半天?”

刘诩讶然,“谁说朕的后宫不能干政的?”

戴忠信胀红了脸,“虽说女主临朝,规矩要因时而改,不过,臣认为,中宫大人,身份使然,实不宜让他干政。”

说来说去,无非是虑着户锦身后的整个南境和朝中一帮老臣的强大势力。

刘诩摆摆手,将他的军,“中宫不得干政,那言卿如今领内阁,当朝一相,你咋不参呢?”

戴忠信脸憋通红,“那怎能一样,慎言大人……”

“得了,朕心里有数。你做好御史本份吧。”

戴忠信被噎回来,哽了半晌,想起正事,“禀皇上,西北御史道上本了。”

刘诩被吸引了注意力,接过来翻看。

“宛平郡主治下,西北大定。”戴忠信在一边叹道,“果然是治国之才。”

刘诩笑,“能得卿一句赞,不易。”

戴忠信脸红。

“不过吏治仍不甚清明。”派过去的几个御史都得他亲传,眼里皆揉不进沙。

刘诩摆手,“这事你不要管,让宛平管。”用人不疑,西北事,刘诩不豫多伸手干涉。

她又召书记官进来,口授旨意,“宛平以郡主身份,实为封疆大吏之责。西北大治,她居大功,擢升为一品郡主。封号嘛,让内阁议吧,拟旨,他们商议好了,朕加印。明发出去。”

“是。”

“若移民一事顺利,西北上治下安,定会成为我大齐鱼米粮仓。到时,宛平就封郡王。”刘诩看着戴忠信。

戴忠信一震。这可不是要同他商量。女子封王,开国从未有先例。皇上这是从侧面告诉他,女帝临朝,规矩都要因时因事而改动。正如后宫参政,也是大势所趋。

戴忠信同书记官一同退出来,站在日头下,低头沉思。

-----------------------------------------

在御书房外一条僻静的,人迹罕至的小路上,户锦背靠在一株大树,双手杵着膝。

倚着另棵树发呆的蓝墨亭,收回散望着天际的眼神,转目,看见了不远处颇为狼狈的户锦。

“怎么了?”他惊了下,赶紧过来。

户锦看清来人是蓝墨亭,莫名心安。颓然靠坐在树下。支起一条长腿,把头埋进臂弯里。

蓝墨亭脚下一顿。默了片刻,过来陪他并排坐下。

户锦向侧让了让,给他腾了个位置,不过仍埋着头。

蓝墨亭敏锐地感知到身边这人情绪的激荡。

思索了一下,道,“怎么了?心疼你的左军了?”

“那是陛下的左军。”户锦抬头纠正他。

蓝墨亭笑。

户锦也知道蓝墨亭故意导自己放下心结,倚着树干安心地叹了口气。

蓝墨亭试图再安慰他。户锦知道他要说什么,摆摆手,示意不用。

兵策战略,不是一时冲动就能定的。他于此事,深思熟虑,左右权衡,等的,不过是个最恰当的时机。毕竟争取到的,也算是南军最好的结局。想到千里之外的南地,户锦有些出神,这支大齐从未有过的队伍,若是由自己率领,该是怎样畅畅淋漓的感受。

他仰头,无意外地看到头顶四角天,烈日正艳。户锦怅然叹口气。

-------------------------------------

两人并排坐了片刻,户锦终于缓过些劲来。全身都倚在树上,闭目。',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