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妻薄情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我妻薄情 第300节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 <h1> 我妻薄情 第300节</h1> 得出?结论,大同这边的土壤适合红薯和土豆的栽培,红薯比土豆更好一?些,土豆个?头?比较小,但两者都?是干粮类食物,能作干粮。

其中,红薯晒干后的红薯干,甜而有嚼劲,适合长期保存,既能当果干蜜饯,又是很好的军粮。土豆既能做菜,又能捣烂了当主食,饱腹感很强。

他亲自举例,说中午吃了一?碗土豆泥,到下午也不觉得饥饿。

同时,土豆和红薯都?能二次加工,做成粉条,大同的酒楼已经?有人售卖,价格便宜,算是小麦和小米之外,新增添的食物种类。

明年还会进一?步推广,争取以小麦为主,荒地野地多种红薯土豆。

皇帝看到这里,心情已经?阴转晴。

北地不如湖广江南,水土丰美,粮食一?直紧缺,能有适合干旱之地的五谷,对老百姓也好,对帝王也罢,都?有莫大的助益。

“三郎这事办得很好。”皇帝赞许地点了点头?,再次认为当年将他外派,是个?十分明智的选择。

又看第二本。

“噢,程司宝的,他们夫妻俩倒是夫唱妇随。”皇帝打趣一?声,继续翻看。

程丹若的奏疏还是以往的风格。

首先,陈述今年长宝暖的工作,叩谢了皇帝专门派女?官指导的恩情,并?在这部分发?挥了一?下,说百姓听说是宫里的款式,争相学习,沐浴天恩,反正为创造收益做出?莫大的贡献,皇宫不愧是天底下最人杰地灵的地方?。

然后,是一?系列数据,多少斤羊毛,多少线,卖出?去多少线和衣服,给?了一?些扎实的数据作为支撑,看起来就很真实。

也没忘记描述一?下美好的景象:如今大同的百姓,大部分人家都?有一?件毛衣,穷苦人家穿不起整件的衣服,也能织件短衣,大人内衬,小儿外穿,冬天不像以前那么可怕了。

另外,告诉陛下一?个?好消息,今年互市,鞑靼部族对羊毛的获益感到意外,纷纷表示明年会养更多的羊群,让大夏明年一?定要去收羊毛。

长此以往,“胡人只知放羊,不思牧马”,除去心腹大患指日可待。

陛下真是圣明天子?啊!

皇帝更高兴了,不由?和石太监感慨:“男耕女?织,才是天作之合啊。”

郎才女?貌虽好,又哪里比得上国库丰盈,百姓安居乐业呢?

石太监弯下腰,绝不敢提说,陛下你当年不是这么想的,亲切又打趣地说:“可不是,若没有陛下这位‘天子?’,又哪来这门良缘呢?‘天’作之合呀!”

皇帝被?逗得哈哈大笑。

这时,他对第三本奏折的兴趣,也达到了顶点。

前面一?本农桑,一?本纺织,有什么事还得重新写一?本,看厚度,比前面两个?还要多些。

翻开,映入眼帘的头?行便是:

山西省大同府知府谢玄英并?妻程淑人,谨

奏请治蝗疏

这篇奏折的名称,叫做《治蝗疏》。

*

《家国在心中:夏朝十大奏疏精选》

小编语:大夏奏本千千万,程谢夫妻占一?半。此书精选了夏朝的十大名疏,有弹劾皇帝后宫多的,有弹劾大臣贪赃枉法的,当然,还有占据半壁江山的程谢夫妻档。

今天这篇文?章,就为广大读者介绍他们夫妻联名的一?本《治蝗疏》。这是写于泰平二十一?年……

(略)

精选评论:

1、这就是我的女?神没有在文?坛留下姓名的理由??她写的都?是工作报告啊

2、女?神:老公把?恩爱的全写完了我写什么?我只能写论文?了

3、可惜没有原本,想看我女?神的手稿也太难了吧qvq

4、乾西所不是有她写的墙书?

5、那个?不是原作,原作是在安乐堂,后来安乐堂火灾,女?官们就重新抄到了乾西所的花园,对了,抄的人就是夏朝那个?有名的女?性书法家,这个?拓本很多,参观的时候可以买周边哟

……

第245章 发奖金

最初, 皇帝以为《治蝗疏》,只是说了些?除蝗的经验, 打算一目十行看过, 谁想却越看越专注。

原因无他,写得太详细、太全面了。

开篇,谢玄英就论述了蝗灾的可怕程度, 但表示, 这并非是神明降怒,而是与水土有?关, 再?了解之后, 完全可以凭借人力解决大部分问题。

定下“人定胜天”的思想基调后, 就是震撼人心的数据。

《宋史》说如何如何, 《汉书》说怎样怎样, 《元史》这么记载,因此总结出以下资料。

文字版数据砸上?去,然后翻过一页, 就是程丹若画的舆图, 红色的区域标准,非常直观地呈现出围绕水源发生?的特点?。

皇帝知?道?蝗灾都出现在哪里, 却从未联系过地理?因素,暗暗琢磨许久,才逐渐往下看。

下面, 陈述了秋天深耕,得知?蝗虫是在秋天于土里产卵的事情,春天烧坡, 得知?虫卵在春末孵化为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