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到古代去养老+番外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3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李锦年选好东西后,“老板,这些东西一共多少钱?”布庄老板:“客官,您选的大人外衫两套,每套七十文,大小孩童外衫各两套,每套都算您五十文,还有衬衣大人八十文一套,孩童六十文一套,一共七百四十文。”李锦年:“老板,一两银子再加一匹麻布。”布庄老板:“好的,客官这就为您包起来。”虽然麻布三百文一匹,但客人买的成衣多,他还是赚到了。买好布匹衣物后,李锦年又去购置了四斤红糖,花掉一百文。李锦年一边感叹红糖真贵一边走向他最想去的猪肉铺。此时猪肉摊前没有什么人,而且猪肉也没有早上的新鲜了。但这不妨碍李锦年想吃肉的决心。一般用来炼油的肥肉十五文一斤,瘦肉十文一斤。李锦年直接买了两斤肥肉,五斤瘦肉。问清老板摆在一边的猪骨猪内脏猪下水只要三文钱一斤后,李锦年直接三十文包圆了。这些东西没有肉又腥臊味重本来就没人买,能被包圆乐的老板都多给了点肉。他乐李锦年更乐,对他来说这根本跟白捡的一样。李锦年身上背篓已经满了,一只手也提满了东西。要是这样再走两个时辰回家,回去之后估计得累瘫。李锦年估摸着在附近的车行找到一辆停在那里的驴板车。跟赶车的老汉谈好价钱,就把东西放在车上边往回走,边看看还需要买什么。一路走着,就看到街边有个卖鸡仔的老妇人。看鸡仔都是活蹦乱跳身体健康的,问清价格是五文两只。李锦年就把剩下的二十只鸡仔全要了。老妇人看他没有东西装鸡仔,就把鸡笼也免费送给他了。反正她的鸡仔全卖完了,暂时用不上鸡笼了。刚把装着鸡仔的鸡笼放上驴车。李锦年就看到一个卖母羊的老翁。看着母羊还在悠闲的咀嚼着青草,底下还有一只小羊羔在吃奶。这正是李锦年所需要的,家里的两个孩子明显营养不良,每天喝羊奶对身体正好。李锦年:“老翁,这羊怎么卖?”老翁:“三两,不讲价。”三两略贵了一点,不过也没看到其他有卖羊的。况且看样子讲价也行不通。李锦年咬咬牙,还是掏出了三两银子,牵回来一大一小两只羊。经过一番采买,李锦年已经肚子空空。路过卖包子烧饼的店铺时,李锦年下车各买了十个包子和烧饼。包子两文一个,大饼一文一个,总共只花了三十文。好在这些时候能保存,回去热热能当今后几天的早饭。当下就拿出一个包子塞嘴里,另外拿一个包子给赶车的老汉。老汉本是一番推辞,不过还是拗不过李锦年,拿在手上吃了。本来老汉是看他一身补丁,东西实在太多才想着坐车,就想着钱财少算点。不过一眨眼就看他花钱如流水一般,买了许多东西,更是买了两只羊,倒让他觉得之前是看低人啊。现在更大方的请他吃了包子,要知道庄稼人都一文钱恨不得分两半用,他也就偶尔有余钱的时候才舍得买几个又白又软的包子带回家给老小都尝个鲜。吃着包子,老汉打开了话匣子,“小伙子,你怎么买这么多东西啊,是家里有什么喜事吗?”回程的路就算用驴车也得要一个半时辰,李锦年也乐意跟老汉聊聊,多了解一下情况。“那倒不是,就是家里什么都缺,看着就什么都买了点。”“我说嘛,我也没听说李家村谁家有什么喜事啊。不过那你买的是挺多啊。”“没想到您消息倒是挺灵通的啊,那您对这四周的几个村情况都知道吗?”“不是我郑老头自吹,我一直在这边几个村跑,这边的村子情况我都了解。”“那您知道这边哪里有果树卖吗?”“怎么小伙子是要种点果树吗?你要种果树的话,像桃树杏树李子树这些我家都有,就是不知道你要哪种的,要几棵了。”“原来您家就有果树啊,那太好了。我就要些好养活的就好。”……接下来李锦年跟郑老汉约定了有时间去郑家村去看树。郑家村离李家村翻两个山头就到了,而且郑家村种果树多,几乎家家都有好几棵果树。他们就是靠每年卖果子过得比别的村好。而李锦年正决定种一批果树来赚钱。毕竟今天一天就花掉了平常人家大半年的花销,况且还有些东西没买呢。一路摇晃中,终于在天色没黑之前到了李家村。在村口,给了郑老汉十文钱车费。谢绝了老汉的帮忙,李锦年就背着背篓,两手提着东西,还拽着牵羊的绳,一路往家走。还没到家门口,就看到坐在门槛上的兄妹俩。看着两个孩子向他飞奔过来的时候,李锦年不由心中一暖,有人等着你回家的感觉真好。把牵山羊的绳子丢给大海,让他们兄妹把羊牵回来。自己先把鸡笼和背篓都放到大堂里。',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