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到科举文当皇帝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31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这下白明理便没办法开口了。只能听他继续说。人家老臣都跪下了,他还能打断施法吗?“臣,奏请陛下广纳后宫,择贤为后,为大齐绵延后嗣……”唐丞相说了一长段冠冕堂皇的话。翻译过来不过是一句话——皇上您该大婚了。众臣私下偷偷交换着眼神。若只是让陛下大婚,便是沈至诚都没法站出来反对。沈至诚虽然觉得陛下早些年身子受了谋害,不该如此早成亲,可这成亲之后便能亲政,沈至诚也有些心动。所以他保持了沉默。季连惠可不这么想,皇上年纪还是小些,而且良种的事还没稳下来。真要是亲政了,不知道能否顺利。还不如安安稳稳等上几年,到年纪大了,唐丞相等人必须把权力交回的时候,方大人应该已经能够执掌工部,培养出些得用的人了,到时候再亲政反倒是合适些。季连惠想到这里没有多做犹豫,就立即起身。“陛下,不可,俞家去年才试图谋害陛下,您缠绵病榻数月,自是要先养好身体,再行选后,如今草草行事,怕是不好。”季连惠行礼道。方长鸣一挑眉,倒是高看了季连惠一眼,这小子心思还是挺多的。轮到自己上场了。方长鸣也起身说道:“臣以为镇北王世子所言极是。陛下大婚乃是朝廷大事,且不说东太后还在行宫中,后宫无人主持陛下大婚事宜,再则俞家谋害陛下之事才刚过一年,实在不急于大婚。”季连惠稍微偏了偏头,看向方长鸣。一看唐丞相就来者不善,方长鸣怎么还主动跳出来?“陛下,臣以为方大人此话便有失偏颇了,陛下大婚之事是朝廷重事,自是该郑重,选出贤良淑德的女子,正好可由东太后教养上几年,到时候再大婚,不是正好吗?”沈大将军也起身行礼道。这个反驳的理由很是充分。就算现在开始择选皇后,也不可能在今年大婚。因为要把六礼走完,作为皇后还需要在宫中学习规矩,一般是宫中太后或是女官教导,这其中怎么也有个一两年的功夫,时间长的话三四年也是有的。现在着手开始办,其实并不算着急。方长鸣笑道:“沈大将军如此急切?如今良种尚在推广,朝中事务繁杂,若是如今选后,只怕会委屈了陛下。”方长鸣将繁杂二字,咬得有些重了。旁人听在耳中,不过是觉得方长鸣说的是整个朝廷都很忙。但实际上这并不是事实。工部和户部十分忙碌倒是真的。但是礼部并不繁忙。而礼部官员正是选后选妃事务的中流砥柱。唐丞相早早就同礼部尚书暗示过,此次选后之事,该由他们礼部推动才是。可礼部尚书却迟迟不站出来。只因为礼部如今有求于方长鸣,可他们礼部大部分官员偏偏又是唐丞相的人。礼部尚书轻轻叹了口气。没想到他都成了一部尚书,还能感受到这种左右为难的感觉。站在哪一边对他们来说都不合适啊。唐丞相是百官之首没错,但是治民理政的能力上确实不如方长鸣。是为了唐丞相不惜得罪方长鸣,还是为了方长鸣不惜得罪唐丞相。选哪个都不好啊。礼部左侍郎夏经纬头也跟着垂下,他近几年倒是跟唐丞相没有多少来往,想要站方长鸣这边,但是他不能左右老尚书的想法啊!高成林这个暂代户部尚书的人,看着都为同僚捏了把冷汗。便是再迟钝的人,这个时候都能嗅出朝堂上气息的不对了。可再不站出来,那礼部尚书的沉默,便是代表站在方长鸣这边了。礼部尚书深吸了一口气:“臣以为此事需由陛下定夺。”他一句话都没有多说,只吐出这么一句,便站在那边如同泥胎木偶一般了。这句话看似中立了,但实际上更偏向于方长鸣一些。毕竟陛下和方大人关系未被挑拨,众人多多少少还是有所耳闻的。陛下似乎还在为方长鸣隐瞒着什么。两个人有了共同的秘密,这样的关系是最为稳固的,根本不是谣言能够挑拨。唐丞相心中惊诧,这才过去多久,方长鸣在众臣心中的位置便如此高了吗?这些年他提拔了多少人,竟是比不上一个来京还未到一年的竖子?!礼部尚书心中苦笑,这可不止是方大人!!!方大人身后可是有吴家,吴家桃李满天下,当年被扣上科举舞弊的名声都没有被处以极刑。这么多年,清流中多少人都憋着一口气。唐丞相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是树大根深,吴家就不是吗?',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