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真没想火葬场啊[快穿]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30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多攒点银子,就能在时鹤春来找他玩的时候,请时大人喝好酒、吃好菜,坐临街的位置。回家的时候,雇辆最舒服的马车,再买几个新炸好的滚烫糍糕,捧在手里边吹边吃。就这么慢悠悠晃过一条街,让马车随便找个地方停下……要是时大人太想翻墙,那他们就翻墙回家,秦王殿下定然有出息。这样想了一阵,秦王殿下才在昏昏沉沉里,倏地回过神。时鹤春说什么——以后去找他玩?以后?什么以后??秦照尘想要睁开眼睛,追问清楚。偏偏他这一整年耗尽心血、一整年半死不活,如今一口气彻底松了,就病来如山倒,身体尚未调理妥当。秦王殿下咬紧牙关,额间冒出层层冷汗,胸肩挣扎着悸颤,眼皮吃力翕动,却怎么也醒不过来。“急什么。”熟悉的力道按在他心口,将要撞破胸肋的心脏塞回去,“来日方长……”“来日方长,小师父。”他身旁的人说,“再等等。”这世道不好,叫人恨不得撒手,恨不得长睡不醒,可偏偏在这红尘里打滚的有两个人。两个不识时务的人,也不知怎么打滚,就把命数滚成一个。可惜活着的时候谁都不清楚。活着的时候,心事压在世事下,一腔血泡着一颗心,以为什么都能舍,以为再难走的路也能走。都以为死了就干净、就不牵累对方,就能叫另一个好好活下去……所以就都抢着走这条路。都以为自己就算死了,对方最多也就是惋惜一阵、唏嘘个几年,就能接着往下一个人活。其实哪有这么简单。活着的人熬不动,死了的人不放心。这怎么放心,一个打定了主意要解脱苦海的大理寺卿,痛痛快快潇洒下江南……临死前最后的心愿,是清查杭州大理寺的陈年旧案。居然还判了三件,村东头为富不仁的恶霸给村西头的苦主赔了一头牛。堂堂大理寺卿,清流砥柱正道魁首,铁腕如山,铡刀下不知斩了多少贪官污吏,杀得朝堂愁云惨戚戚。这一辈子判的最后一桩案子,怎么能是头牛。时大奸佞头痛叹气。昏沉着的秦照尘,听见这声叹,就又挣扎起来,要找他的小仙鹤。“好了,好了。”他被按回去,“不用找,几时用你找了?老实等着。”时鹤春的脾气,没有爱别离,看见在乎的人,千里迢迢也来喝酒,路上不过些许风霜。当初叫要还俗的小师父等,也没等多久,一个从死地里打滚回来的时小施主,就跑去王府榻上睡觉了。这次也不会太久,毕竟“照尘”是两个人——单死了一个,生死簿判不明白,是过不了奈何桥的。总得等一等另一个,多等些时日,等上百八十年。“再等等。”那声音说,“还你个时鹤春。”——————大理寺卿并没在江南盘桓太久。在这世道里,总有些人是这样的脾气——哪怕任性一遭、恣意一遭,潇洒过了回去,又几乎变回原样。又活回一个不知变通、不识时务,须臾不放松的栋梁材。……只不过,归根结底还是不同了。因为府上没有旁人,秦王一个人住着一间房,不用刻意避讳,过得相当自在。白日里照旧断案,秉公执法做大理寺卿,回家就自己烧饭、自己酿酒,每日和看不见的“孤魂兄”聊天说话,讲时鹤春。讲时鹤春备考那一阵……一个穷得底掉的落魄书生,一个穷得没那么底掉、搜吧搜吧还能找出点钱的秦王世子,挤在秦王府里。下了雨府上的地都没法走人,到处积水到处漏,一只惨兮兮的小仙鹤蹲在柜子上,还得等世子殿下涉水过去抱下来。——那是他们最快活的日子。这一辈子,有两个人,过去从没这么快活、以后也再没这么快活过。他们裹着一床被子,秦照尘挑灯、时鹤春夜读,时不时讨论几个地方,用蝇头小楷在书上做批注。冻得哆哆嗦嗦的小仙鹤往暖和地方挤,不知不觉就挤进世子殿下怀里。这么看了大半宿的书,蜡烛用完了,油灯也用完了,雨这么大,又不能出去买。时小秀才就靠在秦王世子怀里,蹬着腿叹息:“我今年到底能不能考上举人啊……”“能。”秦照尘向他保证,“定然能,我明日去文曲庙帮你磕头。”时鹤春看他一会儿,自己乐了,先摸摸小世子的脑门:“算了,算了,我心疼。”时鹤春想不通:“稀不稀奇?你磕你的头,又不干我事。”钟灵毓秀的时施主不明白,照尘和尚就更不明白,只是拢了拢手臂,把施主往怀里抱了抱:“我看你抖,我也跟着冷。”',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