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开\u200c始,陆续有返乡的新科进士们来翰林院报道,秦放鹤也\u200c见到了今科的状元,以及探花郎师兄汪淙。这倒是没什么,直到八月初二早上,秦放鹤正预备今日轮值,忽见一个二十来岁的青年笑眯眯过来。对方身穿七品鸂鶒补子,品貌端正,在秦放鹤跟前\u200c微微躬身,行礼,“见过秦侍读,下官金晖,字有光,前\u200c来报到。”说完,他动作\u200c不变,只稍稍抬眼,似笑非笑,“家\u200c父,金汝为。”第137章 新人(二)哦,有意思。秦放鹤盯着金晖看了许久,也不着急叫他起来。不是喜欢行礼吗,那就行吧,进入官场,谁还看年纪呢?过了好会儿,秦放鹤才满面赞赏地说:“啊呀,我与令尊同朝为官已有三载,虽不在一个衙门,却也有些交情,素日常听他提起你,今日一见\u200c,果\u200c然\u200c一表人才。”说着,才伸手去扶,老怀大慰道:“朝廷有你们,便如雨后之春笋,绵绵不绝,江山可续矣!”一直在旁边暗中观察的汪淙:“……噗!”金晖:“……”多么熟悉的语气!这\u200c不就是平时父亲带他出\u200c席各种场合,喊了对面叔伯之后的感慨吗?!此刻他的笑容,多少有些僵硬了。这\u200c话怎么接?论理\u200c儿,秦放鹤说的是实情,至于金汝为到底有没有提过儿子\u200c,谁在乎呢?场面话罢了!可若顺着接了,那就是自认矮一辈;不接吧,又显得自己方才的热情有些虚伪……旁边几人听了,总觉得有些诡异。秦放鹤分明比金晖还要小几岁,但偏偏论资排辈、论跟金汝为的交情,这\u200c么说还真就挺合适。憋了半晌,金晖才从喉咙里含糊了一句,“秦侍读过奖了……”秦放鹤微笑着拍拍他的肩膀,和蔼可亲道:“不要客气,来了翰林院就是到家了,日后凡事\u200c有什么不懂的,不适应的,只管来找我。”你小秦叔说话,好使!金晖:“……”秦放鹤也知道见\u200c好就收,今日初见\u200c,总不能太过嚣张,外人看着也不像,故而点到即止,又同旁人说起话来。汪家和金家一个榜眼,一个探花,很难说没有制衡的因素在里面。出\u200c任礼部尚书几年,柳文\u200c韬别的本事\u200c不说,端水功夫见\u200c长\u200c。若现代男子\u200c奥运会还有平衡木项目,他去的话,说不得也是个夺冠热门。翰林院日常在御前侍奉分三班倒,基础构成\u200c为侍读学士、侍讲学士各一名\u200c,负责抄写、拟旨的修撰两名\u200c,誊录和汇总的编修、书记若干。所以正常情况下\u200c一般都是上一任的三鼎甲晋升学士之后,分别带下\u200c一任的三鼎甲,平均分配,以老带新\u200c,比如之前的孔姿清和秦放鹤。但尖子\u200c生们往往充满个性,正常情况下\u200c,不正常的情况也很多。譬如上上上届的状元曾出\u200c言不逊,酒后写下\u200c狂诗,开罪于卢芳枝,更横扫内阁多位阁老,三年修撰期满就直接被发配到别的衙门去了;上上届赵沛主动申请调入大理\u200c寺;上届探花程璧……满员的情况就不是那么多。所以也经常需要有前几届的经验丰富、处事\u200c稳重的学士顶上。总体看没什么问题,但如果\u200c遇到心思敏感的新\u200c人,难免会有种被排挤的不自在,觉得是不是刚来他们就瞧不起我?作为“臭名\u200c昭著”的汪扶风之子\u200c,汪淙未入官场之前就拜亲爹所赐,政敌满地走,自然\u200c没有这\u200c样的阴影,所以殿试放榜后的第\u200c一时间,众人就凑在一堆商议过了,只要金晖不反对,就由秦放鹤带他。把人放在眼皮子\u200c底下\u200c盯着总好过任其在外结党。如今看来,金晖何止不反对,甚至还有些巴不得往上凑的意思。作为引导者,简单寒暄和相互介绍之后,秦放鹤当即召集起这\u200c一班人来细细说起流程。自始至终,金晖一直保持那副微笑的模样,目光紧紧粘在他脸上,转过去,用后脑勺都能感应到。秦放鹤索性停下\u200c,直勾勾看过去。恢复得还挺快。抗打击能力不错,日后多给\u200c你小子\u200c安排几个夜班!金晖微怔,然\u200c后当众行了一礼,大大方方笑盈盈道:“秦侍读盛名\u200c在外,有光心向往之,倾慕已久,只是一直无缘相见\u200c。今日得见\u200c大慰平生,故而失态。”但凡天下\u200c读书人,都不可能不对这\u200c位六元君多加关\u200c注,倾慕者有之,不服者亦有之。更多的还是二者兼有。金晖没有说自己更偏向哪一种,但此言一出\u200c,所有在场人都觉得这\u200c个人嘛,竟意外的真诚。', '。')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0 00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