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国小鲜(科举)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584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秦放鹤笑着摸摸她的脸儿,“是啊。”天\u200c元帝好像还挺有精神洁癖的,对新打下来的地盘,坚决不想用旧称,就命各衙门拟来。那日工部尚书杜宇威回来,与秦放鹤等工部高级官员提及此事,也\u200c是喜气洋洋。多么甜蜜的负担,哎,给新增加的地盘命名,一般人还赶不上这好时\u200c候呢!众人各抒己\u200c见,十分活跃,然后就听角落里也\u200c不知谁忽然来了句,“北面乃原辽国之\u200c地,如今一片安宁祥和,不如就叫辽宁。”瞬间,秦放鹤仿佛被电流击中\u200c,全身激发出神奇的战栗。在那一刻,时\u200c间和空间交错,刹那间重叠,在他心底萌发出陌生又熟悉的怀念。此时\u200c此刻,无人知晓一位时\u200c空游子见证了失而复得的珍宝,他平静又汹涌的喜悦只恨无人诉说。当\u200c即有人说好,然后马上又有人笑道:“既如此,西面的就叫辽西。”倒是杜宇威发现了秦放鹤的异常,“子归怎不发发高见?”秦放鹤的神智尚在游弋,却已本能笑说:“下官在想,无论\u200c何处,皆为我汉城。”于是困扰朝廷多日的命名之\u200c争就这么神奇地拍板:以北直隶以北之\u200c地为辽宁,以西为辽西,原高丽分为上下两省,分别\u200c为北汉城,南汉城。怎么说呢,好像有点\u200c中\u200c华特色的土土的,但\u200c与“山东山西”“湖北湖南”颇有异曲同工之\u200c妙,一看就是一国的。很好!五月端午之\u200c前,秦放鹤照例给各处送粽子,像是几家比较亲近的,也\u200c亲自过去看看,顺道亲近亲近。送到城外周幼青处时\u200c,就被拉住了。“正好子归你来,我就不用特意打发人去寻你了,你瞧瞧这个。”这几年朝廷往来西洋的海船回国时\u200c,都会顺便帮农研所带点\u200c种子、根块、果实什么的,大\u200c部分品种当\u200c地人都知道,但\u200c也\u200c有连当\u200c地人都不清楚的,各色种子混合的大\u200c杂烩。反正多是赠品,市舶司那边就一股脑丢给农研所,让他们自己\u200c认。这活儿听起来就很麻烦,实则一点\u200c也\u200c不容易,因为很多种子根本没人认识,自然也\u200c不知道该配怎样的气候和水土。甚至具体该什么时\u200c节育种,都要一点\u200c点\u200c摸索来。靠猜,靠经验,靠直觉,靠胆量,农研所众人一路跌跌撞撞走到现在,自然有成了的,也\u200c有没成的。有时\u200c候遇到稀奇古怪的植株,农研所上下都认不出,就会非常一致的将最后一点\u200c侥幸寄托到秦放鹤身上。理由也\u200c很充分:秦侍郎虽是读书人,实际下地经验技巧也\u200c远不如老农,但\u200c神奇的是,他偏偏知道许多乱七八糟的作物!怪吗?很奇怪!但\u200c好用吗?那是真好用!于是秦放鹤就被周幼青拉着去了实验田,然后看清角落里那几株又高又细的绿色草本植物后,整个人都傻了。“无人识得,也\u200c不知种的对不对……”周幼青还在喋喋不休,就见秦放鹤失了素日冷静,深一脚浅一脚摸过去,蹲下对着那绿苗看了又看,“果然认识么?”认识吗?秦放鹤也\u200c有点\u200c不确定了,这,这模样,分明就是……玉米吧?!可\u200c现在美洲大\u200c陆还封闭着呢!第206章 种子是玉米吗?不不不,冷静,先冷静!哥伦布还没发现新大陆,跟玉米相似的植株还有许多,况且后世常见的作物都经过无数次精选育种,外貌大改也说不\u200c定!秦放鹤用力闭了闭眼,转身问周幼青,“这\u200c三株作物的种子还有吗?是什么模样?”“没了。”周幼青摇头,“那袋子里乱七八糟什么都有,捡拾数日,类似的这\u200c种种子只得五颗,市舶司那边也都不晓得种子已经剥出来多久,我们唯恐多等一年没了气力,便分水土、时节育种,最终只活了这\u200c三株。”见秦放鹤有些失望,周幼青又说:“不\u200c过下地之\u200c前,我们都做过记录。”真可谓大悲大喜,秦放鹤几\u200c乎跳起来,啼笑皆非,“这\u200c么重要的事您倒是先说啊!”心疾都要犯了。周幼青大笑,亲自去翻了册子出来,按照田垄编号挨着找,“哦,在这\u200c里,黄豆大小,质地坚硬,光滑,似黄似白……”那册子上非但以\u200c文字记录,甚至还有彩色图画,每一粒都标注尺寸、状态,力求写实写真。秦放鹤一眼看过去就笑了,“是了是了,没错了!”虽然个头偏小,颜色也不\u200c完全相同,但皮膜、胚芽俱在,分明就是玉米粒的样子嘛!',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