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国小鲜(科举)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638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与此同时,陈芸派大禄使者回国\u200c求援,希望大禄能适当给予医疗援助。“我\u200c兄弟友邦,危在旦夕,恳请上\u200c国\u200c天子施以援手,南下悬壶,不胜感激……”去\u200c岁她和大禄援军南北呼应,截断陈暄南部尾军,也彻底断了对方\u200c此刻南下入海,从\u200c南部诸岛国\u200c购买药材的路子。但值此风雨飘摇之际,任何国\u200c家都会趁机抬价,且不说陈芸买得起\u200c买不起\u200c,大禄财大气粗,何不施舍一二?别人白给的,总比自己掏银子买的香。大禄百姓往往骨子里都有一种名为“仁”的东西\u200c,哪怕曾经有过\u200c摩擦,也见不得旁人遭罪,于是陈芸的亲笔求援信一到,就有不少朝臣提议援助。“交趾曾为我\u200c国\u200c疆土,如今也是友邦,若任由其灭亡,于情不合,于理不容。”“是啊,我\u200c朝以仁为本,若此刻援助一二,也好彰显我\u200c大国\u200c风范……”“陈昭野心勃勃,暗中与吴哥勾连不清,却对我\u200c大禄不甚恭敬,若叫他得势,则西\u200c南永无宁日。”几年历练下来,太子早非吴下阿蒙,听了这话便皱眉,“瘟疫乃灭国\u200c之害,纵以倾国\u200c之力,也非三五日内可成,如何救?又当遣何人去\u200c救?况且如今我\u200c大禄也深受旱涝之害,北方\u200c蛮族犹如恶狼猛虎,正伺机而动,正是内忧外患之际,若贸然助交趾,南北两线并举,恐左支右绌,疲于应对。”众朝臣纷纷点头\u200c赞同,方\u200c才提议救援的几个臣子就有些干巴巴的。救人施恩,说得轻巧,可也得看看这笔帐划算不划算!真\u200c当咱们家的银子也是大风刮来的不成?当年打高丽牺牲的那些将士,坟头\u200c草还没死绝呢!但凡救援,首当其冲的便是太医署。这不单单是能否立功的问题,一个闹不好,是会死人的!医者仁心不假,悬壶济世也不假,可医者也是人呐,也有父母妻儿,为国\u200c捐躯倒也罢了,虽死而无悔,可为了个什么劳什子交趾而死?冤不冤呐!故而太医署的最高长\u200c官太医令适时出列,铿锵有力道:“太子所言甚是,如今我\u200c国\u200c各处都有灾民,太医署已有三成人手奔赴各地,救治病患,预防瘟疫。再者还要\u200c预备北方\u200c几省驻军的军医和预制丸药、膏药、炮制生熟药材,连国\u200c子监下辖的医科学生都调拨来不少,依然忙得不可开交。故而南下交趾救援一事,只怕心有余而力不足,还望陛下三思。”药材也好,大夫也罢,一概都是有数的,短时间内地里长\u200c不出来!眼下正值多事之秋,保不齐什么时候前线就打起\u200c来了,自然要\u200c先留足自家用的。事急从\u200c权,内阁几人也顾不上\u200c列队,董春、胡靖、杜宇威三人凑在一处,合计了兵部和工部今年以及未来两年的预算开销,最终由董春拍板:“启奏陛下,南北并举,恐不是上\u200c策。”这个体面要\u200c不起\u200c。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如今交趾国\u200c内疫情泛滥,正是最危险的时候,邻国\u200c又不欠他们的,不落井下石也就罢了,何必再往上\u200c凑?不如略等等,等那边风头\u200c过\u200c去\u200c,该死的人死得差不多了,再行济世救人那一套。“准奏。”天元帝从\u200c来就务实,当场定了,“援助交趾一事,正月之前不必再提。命交趾境内我\u200c朝禁军北撤,退至边境线外待命。”边境线外,自然还在交趾国\u200c内,时间久了,也就成了朕的了。“是。”交趾那边过\u200c来的使者应了,“只是陈芸颇有心计,此番大有共沉沦之相,若想让她放人……再者微臣离开交趾已二月有余,如今那边疫情蔓延如何,尚不得而知。”这两个月之内,交趾又死了多少人?大禄之前派过\u200c去\u200c的援军染病情况如何?若贸然撤军,陈芸是否会狗急跳墙,鱼死网破?这个当口,都不用真\u200c刀真\u200c枪的对上\u200c,只要\u200c一个染了瘟疫的死士冲入我\u200c军阵中……天元帝沉吟片刻,“言之有理,既如此,点一批医者押送药材接应。另外,工研所拨三千天女散花雷给云南边境,严防疫情内传。”一来倘或我\u200c军染疾,可就地医治;二来若陈芸真\u200c的失去\u200c理智,这点药材也可以作为交换条件,暂时安抚一二。疫情固然可怕,但如果能控制在别国\u200c境内,也可算天助我\u200c也……要\u200c退,但不可全\u200c退,需得随时掌握交趾国\u200c内动向\u200c。不用太久,只要\u200c静静等待,交趾自己就消耗殆尽了。耐心,耐心一点。',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