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国小鲜(科举)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812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如果允许,在个\u200c别领域,秦放鹤其实是最没有耐性\u200c的。人生太短,他的时间太少,也没有什么特殊情\u200c结来专门感化坏坯子。能学就学,学不好赶紧滚蛋出局。好在盛和帝比较能生,迄今为止,三岁以上的健康皇子就有足足七位。这很好。毕竟就算下一代的皇帝只\u200c能充当吉祥物,他也不希望推一个\u200c蠢货上台……才回内阁,里面正在交谈的几人便迎上来,“阁老。”“什么事?”秦放鹤裹着一身寒气进来,见状摘了帽子问道。外头冷得厉害,宫中\u200c又不能随意\u200c跑动\u200c,只\u200c能慢悠悠走,这会儿露在外面的面皮都冻僵了。室内温暖如春,干燥的热气扑面而来,痒痒的。早有内侍接了他的帽子,小心掸去尘土,放到一旁的帽架上。又有人准备好热水、香胰子和手巾,并\u200c润肤的香脂,秦放鹤自己挽起袖子,过去洗手。赵沛才要开口,却又盯着他的脸瞅了一会儿,瞧着好像多了几分戾气。是我的错觉吗?觉察到他的视线,秦放鹤飞快地闭了下眼睛,下一刻,就变成了世\u200c人熟悉的“微笑阁老”,“慕白?”变化太快,一切仿佛幻觉。赵沛忽然打了个\u200c寒颤,骤然回神,“啊,哦,有太学生对番人不满,联合上书\u200c,如今干脆闹起来了……现任祭酒处置不当,事件扩散,被言官弹劾……”他一行说,秦放鹤一行听,不待说完就理顺前因后果。自盛和元年年末开始,多有外国使团来访,其中\u200c很多王室成员、贵族和学者希望进入太学深造。外国使团成员入太学是惯例,曾经的高丽王子、后来的高丽王,如今的冢中\u200c枯骨王焕,就曾是代表之一。但这一次的人数太多了,又有几位大国的王子、爵爷的,身份特殊,不可能像以前那样跟本国学生“混养”。谨慎起见,太学单独分出来一个\u200c科,把那些外宾一股脑塞进去。一来方便管理,二来也容易保障安全,三来,也能有效防止间谍活动\u200c。如今也不过盛和三年初,许多意\u200c想不到的矛盾却开始浮出水面:先有本国学子质问朝廷,凭什么专门为那些外来学子准备老师、住处?“外国贵族便高贵了么?放眼我太学之内,多有王侯贵胄、世\u200c家子弟,谁差什么了?”为表诚意\u200c,给外宾上课的都是当世\u200c大儒,可大儒们精力有限,既然要顾及番邦学生,能分给本国学子的时间自然就少了。很多学生对此感到不满。杀鸡焉用牛刀?就那些蛮子,好些连四\u200c书\u200c五经都没读熟,随便个\u200c举人去教导便绰绰有余,凭什么劳动\u200c名师?太学生要么是寒门数十年苦读,要么也是各家祖宗荫庇,好不容易进到太学,本是满心欢喜,却突然被告知,啊,你们梦寐以求的名师们要去给蛮子启蒙了!如此巨大的落差,谁都受不了。“而那些蛮子,”侯元珍显然对那些人颇有意\u200c见,以至于张口就是蔑称,“也不安分,没几个\u200c真心向学的!”真想钻研汉学的有几个\u200c?真当他们看不出来吗?话里话外,不都盯着蒸汽机、橡胶车轮?太学生多心高气傲,天不怕地不怕,本就有怨气,可巧前几日两边因为争抢马球场起了摩擦,推搡之际引来太学的几位教授,那几人竟不问青红皂白,就要求他们谦让……都不用听,秦放鹤就能猜到后面的,当即把热手巾往铜盆里一丢,“可有伤亡?”“亡倒没有,”赵沛说,“旁的么,都是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在所难免。”鼻青脸肿自不必说,还\u200c有头破血流的,磕掉门牙的,不胜枚举。其中\u200c就有三国皇室成员被卷入其中\u200c,自然惊动\u200c了盛和帝。秦放鹤皱眉,却没急着说话,先抬头望右手边的空座上看了眼。赵沛了然,“事急从权,方才你不在,陛下急召尤阁老和傅阁老商议对策去了。”“傅阁老什么意\u200c思?”秦放鹤问。赵沛犹豫了下,“骂了句。”还\u200c是第一次听傅芝骂人呢。挺骄傲俊秀一老头儿,骂得真脏啊!秦放鹤就放下心来,“叫下头的人拿我的帖子,先安抚好本国学子,有伤的治伤,有病的看病。”第280章 落定(十二)此事乍一听,好像只是单纯的学生\u200c斗气,但各国留学生的年龄大多集中在十八到四十岁之间,成分复杂,基本都有国家背书,具有相当浓厚的政治色彩。这里面究竟有多少人是真心仰慕中原文化,又有多少是打着文化交流的幌子,行间谍之实?仍是未知数。',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