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无女之地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63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从小到大,他们姐兄妹三人,父母一向是一视同仁,能帮的尽量会帮。后来,二哥结婚的时候,父母攒了60万给他在近郊还不错的地方买了房。而大姐结婚的时候,父母攒了20万的嫁妆给大姐,还买了10万的家电和生活用品一并带去了大姐的新房。互联网上总会有人说:“父母嘴上说着爱你,说着一视同仁,分钱的时候不照样大多都给了儿子?所以,不要自欺欺人了,你的父母就是一点都不爱你。”她并不这么认为。当年大姐结婚时,面对男方送来的20万彩礼,父母一分钱没要,母亲更是当着大姐婆婆的面就把存着彩礼的银行卡直接给了大姐本人。事后母亲对自己说:“我要让他们老黄家看着,彩礼钱我得要,一分不能少,这彩礼钱就当是俩孩子结婚怀孕的定金了,万一我大女儿怀孕期间你儿子不老实,或者坐月子期间你儿子乱来的,我女儿要离婚,凭什么白白被你儿子害得大了肚子?这定金就是你们家提前交的违约金。但你儿子要是老老实实和我大女儿好好过,你放心,这钱我不沾惹一分,这钱就是以后俩人小家的生活资金,我赵梅有尊严,还没穷到卖亲生女儿补贴自个儿的程度。”等轮到自己结婚的时候,父母按照和大姐同样的规制对待自己。是个普通人都应该知道,一个普通的家庭竭尽全力把三个学渣供成大学生有多么困难。不止如此,父母之后还攒出120万分给他们三人结婚,在他们工作结婚后不但没有问他们要过一分钱,还轮流帮大姐和二哥带孩子。在她看来,父母对二哥的“偏心”,只是因为他们太过于传统、太过于顺应环境、太过于习惯不思考地遵循旧习而已。所以,他们下意识地把儿子的婚姻大事放在心中一个很重的位置。然后他们心想,在当今社会,一个正经人家的儿子如果没有房子,除非去坑蒙拐骗,否则可能连门当户对的媳妇都找不到。而女儿呢?女儿就算没有房子,也有很大机会找到一个门当户对的丈夫。所以,他们选择优先给二哥买了房子,因为他们觉得二哥的房子是结婚刚需。然后,等真轮到大姐结婚时,他们又害怕大姐被夫家低看一眼,所以咬紧牙关挣钱,拿出30万给大姐置办嫁妆和家当。他们确实没有在婚姻大事上对儿子和女儿一视同仁。他们确实重男轻女了。可是,他们在他们的价值观之下,对儿女确实已经尽力了。每当有人质疑起父母对她和大姐的感情时,她只需要回想起母亲照顾大姐坐月子时的辛苦、回想起母亲凌晨四点起床给大姐的女儿做辅食时辛苦的模样、回想起父亲反复叮嘱二哥一定要帮衬她们姐妹、回想起父亲因为男邻居对自己的一句有些下流的调侃就拿着凳子去和对方干架时,她便不想再去质疑父母对他们的感情。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对于他们家,文明,也要一点点来。她不想去埋怨和猜忌父母,她只要做到从她这一代起,比父母更加先进、开明、自由和平等就好了。她这样的想法,有幸在小的时候就得到一个和她有同样想法的男生支持。那一年,她15岁,他14岁。他是个文质彬彬的男生,没那么帅,和自己一般高,但他很温柔。他们很快就相恋了,从高中到大学,再从大学到她读研。他为了她来北川读了大专,然后又读了自考本科。这近10年的爱情长跑中,他们虽然吵过架,但是一次闹分手都没有。还记得大四实习那年,他对她说:“梅占,我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能进入北川的铁路局,这样,我就在北川有个铁饭碗的工作了,而且铁路局待遇好,能够以很低的价格买单位的房子,我们两个在北川也就能有个小家了。”他是个信守承诺的男人,第二年,她还在备考研究生,他就已经成功进入了北川市铁路局,并得到了买房的名额。北川市铁路局在北川市和北越市都设有家属院,北川市房价太高,他们买不起,于是就将新房定在了隔壁的北越市。北越市虽然离他们两个的工作地点都有点远,但好就好在有地铁直达,倒也方便。他们共同交了首付,在房本上写下了共同的名字,然后在她拿到硕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的那天,二人去民政局领了结婚证。领证回家的那天,夕阳特别漂亮。他们坐在公车的最后一排,她靠在他的肩膀上问:“以后如果我们有了孩子,你打算让祂叫什么?”',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