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宋一把刀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51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徐氏还专门用土砖给这一口大锅,在煮猪食的棚子里给弄了一个简陋的灶。卤汤是单独先熬出味了,才放材料下去卤的。在那之前,张司九先将那只肥嘟嘟的鸡和五花肉,并四根大棒骨丢下去熬。卤肉嘛,还是得有肉香才行。而鸡汤混合骨汤,自带天然的鲜香和油脂。是最适合先卤的。这样可以让其他的没有什么油水的卤味吸点油,味道更鲜美。足足熬了有半个时辰,中间张司九把五花肉先捞出来,然后又把鸡也捞出来,剩下的骨头棒子,一直熬。直到出了浓浓的香味,她这才让徐氏把其他东西分批次弄下去卤。卤汤这个东西,总是越熬越香的。尤其是在咕嘟咕嘟冒着泡的时候,那味道,更是经久不散,香飘老远。小松小柏已经完全不能挪动半步,齐刷刷围在了锅边上一口又一口的咽口水。徐氏看见这一幕,没好气的骂道:“滚滚滚,一个个没出息的样!又不是一会儿不给你们吃!”正骂着,门口就有人喊:“徐二嫂,在家没在?”第106章 问上门来突然地这么一嗓子,徐氏意外了一下,然后就忙应一声,手随便在围裙上擦了擦,就往门口走:“在呢在呢!”到了门口一看,是平日跟她玩得好的罗三婶,徐氏就笑了:“怎么不进来?快进来坐,快进来坐!”罗三婶这才往里走,一面走一面笑:“我啊,就是路过,闻见这股味儿,实在是忍不住,就来问问你,这是煮啥呢?”香得人都站不住,总觉得那是什么好吃的。她本来不打算过来的,可实在也是忍不住。徐氏这才知道为啥罗三婶为什么不进来。原来是觉得她在煮好吃的,所以不好意思。乡下就是这样,寻常饭菜,有时候蹲在门口吃,互相换几口吃都没啥,但要人家炖肉时候,那就不好意思过去了——你去过去,人家叫你不叫你?叫你又留不留?毕竟肉也不是什么不值钱的,人家也是好久才吃一次,你这么直愣去了,那显得多不识趣?于是徐氏大大方方笑道:“来得正好。我家不是缺钱吗?就想趁着农忙完了,做点什么小买卖补贴下。这不,就想到了卤肉。你别走,一会儿帮我尝尝,看看味道咋样!”这个徐氏是真心的。要做生意,自己就得先知道味道。光自家人吃觉得好还不够,还得多让人看看。这不,一会儿她就打算捞个猪心出来,切成片,到村头去,请路过的人都帮忙尝尝。这也是一点小心思:挨家挨户去找人尝,你就不好意思只让人吃一片,怎么也是要给一小碗才合适。可那么做,就真亏大发了。罗三婶当然不好意思,连连推辞。可徐氏不由分说就按着她坐下了,笑呵呵的先提了要求:“可不让你白吃,要是回头觉得好吃,逢年过节想买点,可得照顾我生意!而且,还得帮我多跟大伙说说,好让大家都知道我家卖肉!”这下,罗三婶就没有心理负担了,毫不犹豫打了包票:“那还不简单?几句话的事情!只要味道好,我今儿就买点回去给他们尝尝!”刚弄忙完,罗三婶心疼家里男人,挖空心思想多弄点合胃口的饭菜呢。徐氏一听这话,笑得更大声了:“好好好。那你等会!”这一等,又是好几个人问上门来。都是闻到了这股味找过来的。徐氏来者不拒,都让留下帮忙尝尝味。张司九悄悄地竖起大拇指:自家二婶这个人缘,还有为人处世,真是没得说。要是放在大公司里,妥妥的可以当公关一把手。又等了一会儿,徐氏把猪心捞起来了,加一小段肥肠,猪肺,都切成小块,装在盘子里,抓了一把筷子,让大家都尝尝味。当然,在给别人尝之前,切菜的时候,就先留了一小碗交给张司九:“拿着给小松小柏分着一起吃。”张司九笑着接过,心里有些暖。小松小柏更是笑得眉眼弯弯,一脸满足。张司九每样只尝了一口,然后就给小松小柏喂。等他们没那么馋了,这才把碗筷都交给小松:“去给奶奶也尝尝。”小松小柏就抱着碗筷去找杨氏了。徐氏这头,也得到了大家一致好评——罗三婶更当场表示要买一点回去。不过徐氏还没定价,一时之间反而有点手忙脚乱,最后还是张司九把徐氏拉到了一边:“二婶,咱们按斤卖。原材料一斤肉的钱,算七两的,这是成本,然后再把原价翻个倍就行。处理麻烦的肥肠和猪蹄,再加一半原价做手工费。”',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