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宋一把刀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33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徐老大毫不犹豫:“您说。”知道杨元鼎是杨县令的小儿子,徐老大对杨元鼎的态度,那真是毕恭毕敬的。一点没把杨元鼎当成小孩子的意思。杨元鼎指了指张司九:“再给他们家盘两个炕,大小他们定。然后再给县衙里盘五个。一个我爹娘用,然后我与两个哥哥的,还有一个,放在他们晚上值夜的屋里。”盘一个炕,其实也不花多少材料钱,主要是人工费。所以,虽然杨元鼎一张口要么这么几个,但对徐家来说,仔细一算账,还真不算多。所以徐老大也很爽快的一口就把这个事情答应下来:“行啊,没问题。”“咱们写个字据。然后图纸你们拿去。不过你们想清楚,这个东西,估计就头一阵子挣钱,这个也不是很难的东西,其他泥瓦匠一研究,也就知道怎么做了。”杨元鼎却没有立刻就把事情定死了,反而认真与他们说起了风险。想要把这个长久的变成一个营生,几乎是不可能的。汉人别的不说,模仿能力和举一反三的能力,是很强大的。这个火炕,徐家真做起来,就挣一波快钱,也就是城里的富人那一波。随着会的人越来越多,价格也会被打下来不说,还会主见趋向于平民化。杨元鼎的提醒,可以说是很厚道。徐老大点点头,笑了:“小郎君人厚道。不过,这个事情我们也想过。今年我们就接有钱人的活,价格定高一点。其他人学会了,明年价格下来了,我们也就不做了。”毕竟徐家也是有铺子的,对做生意也有点儿心得,所以想得还算明白。张司九在旁边听得连连点头:徐家人很聪明。不愧是二婶的娘家人。既然双方都达成了一致,于是张小山做了个中间人,直接就把字据写了,图纸也给了徐家人。甚至杨元鼎还给出了个主意:“你们可以直接给富户用青砖修火炕。到时候我家的,我也要用青砖,不过我肯定算好差价给你们添钱。你们去大量定青砖,价格也会便宜。”第169章 大方张司九听见杨元鼎这么说,也毫不犹豫跟了:“我们家两个也要青砖,一样给差价。”黄泥的虽然也结实,但是真没有青砖好,更不耐脏。一次就位,用青砖的,贵点,但一劳永逸!如果不是心疼这一个火炕是刚修好的,张司九甚至也想换个青砖的。张小山一听张司九要青砖的,顿时就心疼钱了:媳妇挣点钱不容易啊……就在他想着要不要劝一劝张司九的时候,众人就听见张司九说了句:“二叔别心疼钱,这钱我出,就当是孝敬奶奶和您与二婶的。”一时之间,众人都惊住了。徐老大都忍不住说了句:“估计不便宜啊。”张司九却半点不心疼:“钱花在该花的地方,不便宜也要花!”不然烧炭盆一氧化碳中毒了,那可是大事。往小一点说,就是半夜蹬被子感冒了,那也不好。所以这个钱必须花。徐老大顿时看向张小山,“九娘可真孝顺。以后你们两口子可不能亏待了九娘。”张小山立刻骄傲的说了句:“那当然了,这可比亲女儿还要亲!”徐老大酸溜溜的:早知道再生两个女儿了。他决定不再看张小山得意洋洋的脸,转而夸奖起了杨元鼎:“不过杨小郎君是真厉害,小小年纪,就这么会做生意。想得这么周道。”徐老大也是真佩服。至于羡慕——人家爹是县令,自己是个啥德行自己还是清楚的,没得比。杨元鼎笑笑,很谦虚:“我也是从别人身上学来的,照猫画虎,让大家见笑了。”说完,他就冲着张司九使了个眼色,两人悄悄地退了出来,把屋里留给几个大人吹牛聊天。徐氏那头正忙呢,杨元鼎就跟着张司九去帮忙。如今他烧火已经很熟练了。徐氏还怕火星子蹦出来烧了杨元鼎身上的衣裳,劝了好几次。结果杨元鼎不但没挪地方,反而还说服徐氏给他拿了两个芋头烤上了——他干这个事情也很熟练。张司九把徐老大他们刚才说的事情跟徐氏说了,徐氏高兴得不得了,嘴巴直接合不拢:“太好了,太好了。实在是太好了。”然后她就恨不得把家里所有好吃的都一股脑塞给杨元鼎。那热情地架势,让小松小柏都有点吃醋。杨元鼎也不客气,反正想吃啥就提,让徐氏更加的高兴地忙碌起来。徐氏就喜欢杨元鼎这样不见外的样子。张司九站在旁边看着,几乎都要生出一种错觉:好像杨元鼎也是这个家里一份子似的。',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