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宋一把刀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57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招银脸更红了。徐氏乐呵呵的:“可不是?之前估计是亏得厉害,才没有。现在好了,总算是来了。”招银这个年纪,还不来,那是很让人担心的事情。不过,徐氏很快反应过来:“九娘你怎么知道这个的?”张司九理所应当:“二婶,我连接生都干了。这算啥啊。再说了,也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二婶,咱们应该大大方方的。”徐氏噎住:“这种事情,哪好意思说?”张司九知道没办法改变徐氏的观念,于是只道:“对了,到时候里头装什么?草木灰吗?”棉花当然是不可能的,张司九唯一能想到的,而且记忆中学过的,好像也是草木灰。徐氏点点头,然后让招银教一下张司九:“既然九娘都知道,那招银你让九娘看看你做的,到时候她也好提前准备起来。”张司九大大方方的凑过去,招银脸红彤彤的,但也拿出来羞答答的分享。“多做几个,换勤一点。”张司九严肃指点:“不然,容易捂出妇人病。还有这几日,尽量不要劳累,不要用腰腹部力量,也不要碰凉水受冻。”徐氏和杨氏在一旁听着,不由得对视一眼,都觉得张司九是真的好像很懂的样子——“算了我给你把个脉试试吧。”张司九提议:“万一需要调理一下呢。”不过,最后张司九什么也没把出来。她现在毕竟还是个半吊子。把脉看不出来也不要紧,她问了问招银的详细情况,知道招银没有什么不舒服或是明显疼痛之后,就知道应该是没有大碍。估计这个也是和招银平时活动量大,身体气血运行顺畅有关。要不怎么说,生命在于运动呢。只是第二天,张司九还是虚心请教了齐大夫把脉这个问题:“我实在是看不出来,就连正常脉象都不像了——感觉有点像怀孕那个脉象,又觉得不太像……”所以最后把脉自己反而糊涂了。齐大夫听见这个问题就笑了,随后把听云也叫过来一起教:“这个问题,其实算是常见的问题。你们可知道,妇人在什么时候不宜看病?”张司九微微挑眉:每个月的那几天?听云迟疑了一下,没有想到,还问:“为何会有不宜看病的时候?”“因为这个时候,妇人的脉象会影响判断,故而诊断容易出错。”齐大夫摸着胡子,笑得和蔼:“《黄帝内经》里道:月事以时下,谓天癸也。女子七岁后,肾气渐盛,随着年岁增加,到了二七年华,便来天葵,而后,才能孕育孩子。而天葵到来时日,多是按时。如不能按时而至,便说明女子身体出了问题,需得调养。”“这也是诊断妇人身体健康与否的一面。因此,给豆蔻年华后的女子看病问诊,也可问问这方面的情况。”“不过,大多数女子害羞,不愿说起此事,因此能不问,还是不问,除非是子嗣或是妇人病一类的病症。”齐大夫说这话的时候,目光尤其盯着听云红彤彤的脸。显得有些语重心长。毕竟,张司九是女子,问诊时候反而没有这个限制。等到听云点头,齐大夫这才又说道:“而女子天葵将至前几日,脉象上就会出现滑脉的现象。若有医术不精的,此时往往会误诊为女子怀孕。这便坏了事。”“滑脉这种,一为妇人怀孕,二为女子天葵将至,问诊时候,就要多问几句。千万不能弄错。不然,自己被人打了,也怪不得旁人。另外,女子问诊,因为这个脉象的缘故,所以通常还是应该天葵走后三日左右,再行诊脉看病,才最妥当。”齐大夫看住张司九:“否则,便就像九娘说的那样,脉象上不清晰,容易误判。”第342章 旧日齐大夫说完,张司九终于是恍然大悟:原来如此!怪不得昨天给招银诊脉,感觉有点乱呢!她点点头,诚心诚意道谢:“多谢齐大夫解惑。”齐大夫含笑点头:“学医就该如此,多看多听,还要多问多练。听云,这一点,你要学学九娘。”听云很虚心:“师父,我会的。”紧接着,齐大夫说起了街上的告示:“九娘,昨天官府忽然贴出告示,说起了疯狗咬人的事情。可是已经有人被咬了?”张司九能说那是自己的杰作吗?当即含含糊糊的遮掩过去:“倒也没有那么多人被咬,就是每逢春天,这种事情最容易发生,所以杨县令才提醒大家。”齐大夫脸上写满了不信:“杨县令怎么会忽然想起这个?”张司九只能眨了眨眼睛,露出一个“你懂的”表情:“这种事情还是不要引起大家恐慌比较好。毕竟,很容易传染的。”',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