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宋一把刀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535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可关键是这种东西,羡慕不来,也没有诀窍。甚至,就连模仿都模仿不来。真非要去模仿,那就只有一个东施效颦的结果。反而贻笑大方。杨县令听出大儿子的羡慕与怅然,便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宽慰道:“大郎,凡事不可强求。九娘也好,三郎也好,心思纯净,年纪也小,又一起经历过生死劫难,尤其九娘,小小年纪所经所历,皆非常人可比。或许正是如此,他们才看事情更为通透。”“每个人要走的路不同,每个人性情也不同。你身上,自然有你的好处,何必妄自菲薄?走不得灵动巧思的路,就走一条端庄稳重之路。只要心正,博学,踏实肯干,又何愁无用武之地?”这个大儿子,杨县令也是抱以厚望的。从小启蒙都是亲自来,品行上更是让他满意。而今,大儿子如此心态,他除了心疼,也有些好笑:到底还是太年轻了些啊!不过,不经历这些,如何成长?杨县令笑了又笑,最后又让杨元璋带着周氏准备好的东西,再跑一趟医馆。赵城虽然来得匆忙,但马车都跟了三辆,除了护卫和管事,还有小厮和丫鬟。吃穿东西更是带了不少。按说是不会缺东西,但既然到了绵竹县内,杨县令就算再觉得没必要,也得单独准备出一份来。尤其是跟着赵城过来的人,也要安排好住处。就这么一会儿功夫,杨县令已经找了乡绅来,借了一套宅院,供给赵城一行人使用。不过,让杨县令没想到的是,赵城却被医馆给扣下了,根本不让带出医馆,去宅院内休养。而赵城此番带来的人,也不让他们继续留在医馆。主要是那些人态度太糟糕,看程万里脾气好,总有些想要压住医馆来指挥的意思,最后又把老实人程万里给气得发了火,一顿狂喷之后,直接干脆利落把人赶走了,只留下一个小丫鬟熬药,其他人,每日只能探视赵城一次。就这一次,还是齐大夫提醒了一句,得让他们确定赵城还活着,否则估计得闹出事。不然,就这一次的探视,都不可能有。杨元璋到的时候,郡王府的人正不服气的想要闹。毕竟,走哪也没听说过这个规矩啊!杨元璋赶紧把人拦住了,一句话就解决了这个问题:“既然赵小郎君还在医馆里,还得靠着大夫们救治,那咱们还是听大夫的吧。此时可不是意气用事的时候。他们既然敢留下赵小郎君,定不会亏待赵小郎君的。”况且赵城只是腿断了,又不是人傻了,真被欺负了,难道还不会告状?这些人就是想得多!面对杨元璋温厚笑容,郡王府的人总算是冷静一点,想到了那一句:在人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于是,他们这才消停,跟着杨元璋去了宅院。只不过,他们显然也没把杨元璋放在眼里,一个个态度多少也有点倨傲和颐气指使。杨元璋全程微笑,并不与之计较。一切安顿好之后,他回了县衙,再去见了杨县令,第一句话却道:“爹,郡王府只恐御下不严,而郡王爷的态度,恐怕也是……我怕,不管赵小郎君最后能不能康复,医馆都有麻烦。”杨县令当然知道这位郡王爷的事情。听闻长子之言,他顿时笑了,捋了捋胡子:“毕竟是官家的族叔,官家又是宽厚仁慈之人,对他们多有礼遇。加上又是在这边富饶之地做郡王,那就更有底气。你能从他们家下人看出这一点,说明是长进不少。不过,赵小郎君这个事情,还有段时间。正好……咱们家该送折子去东京了。那个鼓风机,官家十分有兴趣。”“官家也曾给三郎写过信,这次,我想着,该让三郎亲自给官家回信才好。小孩子调皮,除了鼓风机,大可以再说说风土人情,趣闻趣事。你说呢?”杨县令微微扬眉,就这么笑看自家长子。这一瞬间,杨元璋看着自家老爹,忽然就想起了一个精怪来:狐狸精。还得是老狐狸精。他有点明白为什么在东京时候,大伯有时候和爹吵架,气得直骂他爹老奸巨猾了。就像是爹说的:小孩子家家的,说点乱七八糟的事情,有问题吗?当然没问题!这算告状吗?怎么能算告状呢?这分明是说起这神奇的事情,分享一下快乐罢了!而此时此刻,正骑着小花脸哼着小曲,跟在自家二哥屁股后头往家赶的杨三郎,一个没忍住,对着太阳就是一个喷嚏,吓得小花脸也跟着一蹦——他揉了揉鼻子尖,迷惑:难道谁想我了?第402章 凄凄惨惨', '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