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桃疑惑:“那为什么不是糖放在里面啊?”有专门的糖月饼,外面是皮,里面单放糖,一口咬下去全是浓稠的糖汁。老成根的老婆笑着点完了月饼,逗趣道:“你家要这么打也行啊,来排队吧,赶紧的啊,不然明天吃不上饼子了。”100个月饼垒起来可是一座小山呢。二舅母推着自行车过来的,倒不用他们帮忙抬。等他们出了门,她才笑着解释:“以前他们家也打糖月饼,后来有人一口咬下去,叫糖汁烫坏了嘴,下巴这块都留了疤。那丫头后来找婆家也不好找,人家一看就说她嘴巴馋,吃饼子吃的把嘴巴给烫坏了,搞得很不好看。从那以后,老城根家只要人家不提,不加馅的都是打混糖月饼。我倒觉得混糖的更好吃,比加瓜子仁什么的更好吃。”三姐妹都拼命点头。她们一致认为,瓜子花生还有芝麻单独做饼都好吃,可放在一起,却怎么吃怎么奇怪,中间再加上红绿丝,更加怪怪的了。二舅母分了20个饼子给姐弟5人:“拿回家吃吧。”江海潮没推辞,这是约定俗成的规矩。到了中秋节,家家户户都打月饼,然后左邻右舍亲朋好友会互相送,让人家也尝尝自家的手艺。如此一来,各种各样口味的月饼,大家都能尝到。可等他们拎着月饼回家,家婆奶奶却皱眉头:“怎么吃着还拿着?”杨桃兴冲冲的,只追问婆奶奶:“奶奶,我们什么时候打月饼?老城根家的都讲了,要快点排队,不然到明天都打不完。”家婆奶奶没接话,倒是打了桶井水,然后从院子角落里找出了石磨,叮嘱她们:“洗洗干净。”三姐妹都惊讶不已。这可是老磨盘了,平常家里也就过年的时候拿出来用,不是做年糕,而是做元宵。过了正月十五,它又会闲置下来。难道今天要做元宵吗?明天是中秋节啊,又不是元宵节。超超兴奋地问:“奶奶,我们吃豆沙的还是芝麻的?”两种他都想要,两种都又香又甜。家婆奶奶却没搭理他,又忙着去称糯米和大米。还真是要做元宵啊。姐妹三人面面相觑,看样子,明天中秋拜月亮,家婆奶奶要闹好大的阵仗呢,光祭品就要加一个元宵。秋天风飒,石磨刷洗干净,只在院子里晾了不多会儿的功夫,家婆奶奶就端着糯米和大米出来了。她是什么时候洗晾糯米和大米的?姐弟5人居然谁都不知道。江海潮唯一肯定的是,这回打米粉,家婆奶奶也是临时起意。因为她没有湿磨,而是干磨粉。湿磨粉口感好,吃在嘴里又细又滑,可花费的时间长,磨好的糯米粉要沥干水,然后在竹匾上摊开晾干。干磨就没这么多麻烦了。直接舀上几勺淘洗晾干的糯米放在磨盘上,朝下米的圆孔里拨一点,然后抓着磨盘的把手旋转,整个磨盘被带着一圈圈的转起来,磨碎的糯米粉就在上下两层磨盘之间叫挤出来了,落在凹槽里。江海潮带着杨桃分工合作,她负责转磨盘,杨桃手里抓着小扫帚等待凹槽出口处,等到糯米粉要满的时候,把粉扫到铝锅里。家婆奶奶倒了会儿糯米之后,又喊海音:“看清楚了吗?接着磨,把这些糯米磨完,然后再磨大米。”海军和超超急的要命,一个劲儿表态,他们也要磨糯米。杨桃嗤笑:“你们有磨盘高吗?”海军脸涨得通红,跳脚强调:“我有我有!”超超则羞愤撤退,围着家婆奶奶团团转:“奶奶,我也要。”家婆奶奶嫌他们吵,语气不耐烦:“去,把南瓜拿过来。”三奶奶过来借梯子,听到这句笑道:“到我家去拿南瓜,我家的南瓜甜,好吃的很。”这话不是吹的,三奶奶家的自留地有一块说不清楚到底是什么原因,同样的种子,撒进去长出来的南瓜就是特别面特别甜,吃起来有点儿像毛栗子,而且还长得特别好。婆奶奶笑道:“行啊,贪你家的南瓜吃了。”海军和超超拿了南瓜又去抬冬瓜。别看现在都10月份了,冬瓜皮厚,从地里摘回来,只要贮存得当,吃到11月份都没问题。两个小的站在灶台前看婆奶奶忙忙碌碌,一会儿帮忙烧灶蒸南瓜,一会儿到橱柜里找擦子,一会儿又跑去院子问姐姐们:“奶奶说米粉打好了拿进来。”三姐妹刚好收工,端着米粉进灶房,只见婆奶奶正忙着搅拌蒸好的南瓜,看到她们便点头:“拿过来。”蒸好的南瓜不用放糖,搅拌的时候都散发着甜香。婆奶奶将米粉倒进南瓜里,搅拌的差不多了,丢给大外孙女儿:“你来和面。”', '”')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0 00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