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潮却根本不放在心上,已经抬脚往学校跑,只丢下一句:“借借看呗,借不到再说。”虞凯赶紧跑:“大姐,我跟你一块去。”杨桃和海音也想拔腿,却被婆奶奶喊住了:“借个东西要几个人啊,赶紧把胡萝卜洗洗。”这个单子里说的香菇家里是没有,出去买也贵。好在现在正是吃胡萝卜的时候,屋里也有咸肉,正巧能加在蒸好的米饭里。姐妹俩刚洗好胡萝卜,杨桃还没来得及切丁呢,江海潮跟虞凯就一人双手捧着蒸笼,一人拎着面袋子回来了。她俩大吃一惊:“真借到了?”“是啊。”江海潮点头,“食堂没人,我们去他们宿舍找的。我答应做好了送给他们也尝尝。”婆奶奶都感觉不可思议:“他们没问你们借东西干嘛?”“问了啊,我讲了,做了烧卖明天卖。”江海潮坦然的很,“这种事情又瞒不住。”婆奶奶张张嘴,想说什么又好像不知道该怎么讲,索性只能闷头在灶上忙了。老的老小的小,一间红砖房里忙得不可开交。煮饭的煮饭,切菜的切菜,擀面皮的擀面皮。待到米饭和上炒香过的胡萝卜丁和咸肉丁,再拌上酱油,婆奶奶尝尝味道,又在里面加了盐,馅料就算调好了。所有人赶紧洗手,开始包烧卖。刚上手时,大家都别扭的很,怎么包也不对。但包了几个之后,虞凯开口了:“这个比包饺子简单。”杨桃戳穿他:“因为烧卖包出来大,你觉得省事吧。”包了一蒸笼烧卖,孩子们便催促婆奶奶赶紧蒸。婆奶奶也不晓得该蒸多少时间。她才不相信书上说的呢。她跟着电视机上的厨师学做新菜,哎哟,那一点点时间,菜根本都没熟。于是她把这烧卖当成南瓜饼蒸,蒸够了时间,才打开锅盖。江海潮几个早就迫不及待地围上去了,都想第一时间尝尝烧卖的味道。虞凯急吼吼的,抓到手里就一口咬下,结果烫的自己直吐舌头。三姐妹可比他矜持多了,都是拿筷子夹着,鼓起腮帮不停地吹气,直到差不多凉了才咬。嗯,虽然都是用东西包着米蒸的,但咸肉烧卖的味道和粽子真的不一样,完全两个风格。加在里面的咸肉肥的多瘦的少,上锅一蒸,油全泡到饭里了,咬在嘴中的米饭便油汪汪的,润的很,咀嚼起来,特别的香。难怪妈妈说她小时候最喜欢吃的是猪油拌饭。当时她们姐妹三个还觉得奇怪,猪油拌饭有什么好吃的?真要吃肉的话,当然是瘦肉更好吃了。现在看来,是她们想差了,油汪汪的饭可真香。虞凯却皱眉毛:“不对,这个跟我在城里吃的烧卖不一样,不是那个味道。”杨桃急了:“奶奶就是按照书上写的方法做的呀。”“米不对,饭是散的。人家店里卖的烧卖饭是拢在一起的。”那真没辙,他们平常吃的是梗稻米,虽然不像杂交道一样根本粘不起来,但比起糯米可差远了。看样子他们还得买糯米。婆奶奶心痛,种糯米的人少,糯米稻的产量也远比不上梗稻,所以糯米价格比大米可贵不少。但这是没办法的事,要挣钱总归得花钱。婆奶奶拿碗装剩下的烧卖,准备还蒸笼时一并给食堂的人带过去。既然答应了让人家尝尝,那即便味道欠佳,也不好食言。早知道这样,还不如跑一趟村里,好歹借点糯米回来包烧卖。江海潮刚接过碗,还没抬脚出门,学校后门方向传来脚步声。她赶紧扬高声音笑:“好了好了,马上拿过来。老师,你来尝尝我们的烧卖。”然而进门的人并不是学校食堂的师傅,而是家公爷爷。他皱着眉毛看几个小孩:“你们怎么还不回家?作业写了没有?”几人这才想起来,糟糕,放学后他们一直忙到现在,真没来得及写作业。江海潮赶紧把手里端着的烧卖递上去:“家公爷你尝尝看,我们都觉得这个烧卖里面的米还是得换成糯米,不然粘不起来。”筷子都送到他手上了,家公爷爷只好吃了一只烧卖,等放下筷子,他轻描淡写道:“不用糯米也没事,在里面加点面粉吧。”四个小孩都傻眼了。在大米里面放面粉,这是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煮出来还能吃吗?腊八粥里面连葡萄干都能放,也没看谁加面粉啊。婆奶奶却恍然大悟:“那我放两勺面粉试试看。”说着她还怼几个大惊小怪的孩子,“那个讲煮粥的时候不能放面粉啊,多的是放的人呢。”公社搞大食堂那会儿,刚开始两顿干一顿稀,到后面三顿全是稀的,再后来稀的可以照人脸。', '。')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0 00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