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这些天他们这帮小学生也没干别的事了,专门在店里帮忙跑腿就已经腿忙得腿细了两圈。为什么他们这回一个人都没再去上会场?一来是忙,二来是搭配鞋子的衣服销得太快了,根本没剩货。其实小学生们也奇怪,大学生的影响力真的这么大吗?为什么报纸、电视台以及广播都要追着他们采访?难道他们市乃至省都没事发生,一件也不值得被报道吗?后来还是卢艳艳她爸爸给他们送菱角时,猜测跟现在大学收费政策有关。他有位战友的小孩,去年上大学,一学期学费1050元,外加住宿费150。出门在外,小孩再节俭,一个月两三百块钱的生活费必不可少。加上买教材,买参考书,杂七杂八一年下来,没有4000块钱都挡不住。可现在家长的收入水平如何呢?他算是捧铁饭碗的了,这个夏天又涨了工资,但一个月也不到400块。换成城里干临时工甚至只能打零工的的和乡下种田的家庭,上哪儿找钱供得起大学生?况且一年4000块也就是现在的情况,说不定后面还会接着涨。还是他那位战友的小孩,比他高一届的师兄师姐一学期学年400块,每个月还有60块的补助,那会儿他们还怨声载道,抱怨学校收这么高的学费。掉头一看下一届,才知道他们究竟有多幸运。所以,在这种大环境下,鼓励大学生勤工俭学实在理所当然。总不能真因为没钱不上大学吧。李磊他们几个,显然是被当成典型了。既然是典型,那必须得密集地死命宣传啊。江海潮都满心遗憾:“你们怎么开学这么早呢?”但凡坚持到9月份,她有信心实现收入翻番。李磊哭笑不得:“你当还是小学呢?我们不军训啊,开学早的都已经报到了。”江海潮叹气,开始给他们数钱发工资。大学生们一拿到手,便感觉不对劲。说好的,10块钱一天。他们满打满算都没上20天班,怎么现在每个人都拿了500块?李磊立刻要把多出的钱塞回头,干嘛呢这是?江海潮连连推脱:“多的是奖金,你们卖得好,当然得多拿钱。”他这话当真不虚,从大学生勤工俭学新闻刷遍全城乃至全省之后,甚至有外地游客特地从市里跑过来,就为了买双鞋支持他们鼓励他们。这10天时间,他们实现的不是销售额翻番,而是直接翻了三四倍。一直在旁边看热闹的店主也站出来帮江海潮说话:“对对对,该你们拿着就拿着。不是你们自己说的吗?劳动创造财富,凭自己双手挣钱,不丢脸!”杨桃和卢艳艳交换了个眼神,立刻笑嘻嘻地开口:“叔叔,那你是不是也该有表示?”他们卖的是鞋,扬的是鞋店的名。过完暑假,不管是大学生还是小学生全撤退了,鞋店可一直都在这儿开着呢。店主一阵肉痛,可是刚才他还说大学生多拿江海潮给的钱理所应当呢,现在他要改口,实在拉不下脸。于是他只好硬着头皮跟着呵呵:“那当然,放心,叔叔是大人,总不能还往少里给吧。500块,叔叔也给你们一人500块。”说着他跟被割了肉似的,颤巍巍地数出2000块分给4个人。这回李磊他们没推脱,都痛快地收了。李磊特机灵:“要是再有记者采访我们,我们肯定要好好替店里扬扬名。我们碰上好老板了,对我们特别好。”店主这才嘴巴往上咧,故作风轻云淡的姿态:“哎呀,这个不重要的。都说学雷锋,做好事不留名的。”李磊却一本正经:“不行不行,这个是应该的。”店主一副实在推辞不过,只好勉强接受的模样。邹澜姐姐笑了笑,没插嘴,只把1000块钱又送到江海潮面前:“这个给你,有件事情我想麻烦你,我想在你这儿进货,我到大学门口卖。”众人惊呆了,连三个男大学生都眼睛瞪得溜圆。开什么玩笑啊?这还没去大学报到,先惦记上做小生意了。邹澜笑了笑:“我就在本省上大学,不远,我觉得衣服挺好的,大学人多,地方也热闹,应该好卖。我先进1000块钱的,你看能给多少就给多少吧。”店主第一个跳起来,脱口而出:“不行!”大家的目光又齐刷刷地转移到他脸上。他面皮发红,说话支支吾吾:“那个,你是大学生,上学就得有个上学的样子,怎么能把精力花在这些事情上呢?哪有时间。你放心,等你放寒假了,到叔叔这来,还收你。”邹澜却十分认真:“周末放假,周末我可以卖衣服。学校里人这么多,肯定能卖掉。”', '”')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0 00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