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音啥个性,大家还不知道吗?跟江海潮州的两个极端。搁在江海潮身上,只要她想,一个月的时间,她能让全校师生都认识她,每个人都能跟她说上两句话。但是海音,嗐,到今天为止,她跟他们班同学到底有几个人打过交道,都得打个大大的问号。高强瞬间紧张了,秋月姐姐过来玩时,跟她们女生讲过《少女之心》曾经闹出过来的事儿(初二政治课本上有讲淫秽传播物的危害,配的就是《少女之心》的图片。),重点强调女孩子一定要提高警惕性,尤其是什么邻居大哥哥之类的,别看平常人模狗样,真起了坏心,那会害死人的。高中生对海音来说,不就是那种大哥哥吗?如果不是他们居心叵测地靠近,海音才不会跑去跟他们玩呢。然而高强猜错了。海音认识的高中生,不是哥哥而是姐姐。一中有专门的竞赛班,搞数学竞赛的主要还是男生,女生很少。这几个姐姐听说初中部有个实际上还在上小学的小神童,特别好奇,便跑过来看她到底是啥模样,还出题目给她做。结果一来二去,她们就混熟了,甚至把她带到自己班上去听课。如此乱七八糟,不仅串班还串年级的行为,正常情况下肯定要被老师严格管理。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海音之前珠心算拿了第一名还是在初中部的数学竞赛永远独占鳌头,反正老师对她特别宽容,简直处于放养状态。侯主任过来问过她,看她的确对高中部的竞赛班充满了好奇心,便由着她去了。于是海音就处于一种在初中部和高中部之间反复横跳的状态中,她对什么感兴趣就跑过去上课。大家听得叹为观止。这就是世界的参差,人与人之间的巨大差距呀。搁在他们身上就是被挑选的命,甚至连被挑选的资格都没有。搁在人家身上,那就是由着她选。她想怎么选就怎么选。海音半点都没意识到她的地位究竟有多超然。她脑袋里就没这根弦。她兴冲冲地打电话回来,是为了向大姐报告:“羽绒服啊,大家都说冬天想买羽绒服,那个暖和,穿着舒服。”得,滑雪衫已经被三振出局,皮草他们这儿真的没人穿,平常大衣还行,到冷得吃不消的时候,现在最流行的已经换成了羽绒服。江海潮又问了妹妹身上钱够不够花,想吃点啥,下回他们给她带。唉,她这个大姐已经在学习上完全够不到妹妹的边,只能从生活上关心关心妹妹。这个电话刚打完,她还在叹气呢,周雪莹的电话也过来了。答案大差不差,上了年纪的人选滑雪衫的也有,但年纪轻的,首选基本都是羽绒服。如此一来,都不用江海潮说了,在场听到的小学生们都猛然意识到,如果他们不卖羽绒服的话,会损失好大一片市场。大家卖久了衣服,已经培养出商业头脑了,清楚明白这不仅仅是羽绒服的事儿,还会影响其他衣服的生意。为什么呢?因为人家奔着买冬装(羽绒服)的目标进了服装店,一看,没有,那算了,换家店吧。其他衣服也顾不上看了。可如果有羽绒服的话,即便不多,人家看有的选,说不定买完羽绒服还会带几件其他衣服呢。卢艳艳犯愁:“我们上哪找人给我们做羽绒服去呢?”高强他大妈算老服装厂人,她娘家镇上还有厂子专门做娃娃,都没听过他们这片哪儿有厂子能生产羽绒服。杨桃反应快,第一个想到卢总:“他们公司以前找什么厂做的羽绒服啊?”这个问题不用问卢总了,直接找公司的前台姐姐问就好。江海潮打了前台姐姐家楼下的电话。他们那边挺有意思的,几栋楼共用一个电话,有个大孃专门在公用电话机旁边守着,谁家来电话了,她就负责把人喊过来接电话。当然,接电话的人要给钱,一趟一毛钱。江海潮都觉得有这么个公用电话,真方便啊。不晓得他们湖港什么时候也有这种公用电话亭。卢艳艳恨铁不成钢:“怎么要公用电话呢?应该家家户户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这才叫四个现代化。”呀,干部子弟不愧是干部子弟,可真敢想。大家嘻嘻哈哈的时候,前台姐姐过来接电话了。可惜她没给江海潮好消息。去年他们公司没做羽绒服。老板毕竟是从南方开启的服装事业,那边暖和,冬天单穿大衣也够了。江海潮正失望的时候,前台姐姐又犹犹豫豫地冒出一句:“不过之前我听过一耳朵,好像今年冬天是要做羽绒服的。她还喊采购去联系过厂子。”', '”')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0 00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