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虽然她们不想承认,但好像的确是大实话。那该怎么补偿呢?补偿的东西不能太贵,不然他们亏了。也不能太简单,不然就是敷衍,反而让客人更生气。江海潮眼睛珠子一转,突然间有了主意:“送帽子,保暖又好看。”哎哎哎,真的欸。冬天戴帽子本来就保暖,戴上帽子以后头发又不会被吹得乱七八糟,而且有的帽子特别好看。像《第三类法庭》里的韦海怡,那个白色翻领毛衣黑大衣再配一个黑色贝雷帽,真是好看的让人目瞪口呆。有这样一顶帽子争光添彩,谁还在意头发有没有做成波浪卷?王佳佳眼睛闪闪发亮:“我们在小商品市场找不到帽子也没关系,我们可以自己做。像毛线帽子,我妈就会织。”准确点讲,是整个湖港镇的妈妈,就没有不会打毛线的。打毛衣花的时间长,不能指望妈妈们打毛衣卖(根本来不及上新),但帽子不成问题,手脚麻利的妈妈,一晚上就能打出一顶帽子。嘿嘿嘿,那就不成问题啦。众人立刻加快脚步,咚咚咚跑回冯雪家,连碗都顾不上洗,赶紧去翻杂志。他们记得杂志上的模特戴了不少漂亮帽子呢。什么呢子的,毛线的,皮草的,应有尽有,什么高的矮的裹着头的松松垮垮的,像山顶一样,像钟一样,看得人眼花缭乱。杨桃心满意足:“OK啦,化妆解决了,头发也没问题,可以做羽绒服了。大姐,你打电话下订单吧。”兴奋的小伙伴们这会儿才回过神。就就就这么简单?喂喂喂,是不是太草率了点?他们都没看过人家工厂。上次跟红星服装厂没合作成功,大姐还实地考察过人家工厂呢。这回是奔着必须得下订单过去的,怎么能不去人家厂里好好看看。呀呀呀,这下子问题又来了。江海潮不能逃学啊。这意味着她起码得等到礼拜六,才能去人家厂里实地考察,签合同下订单。而且冯雪强调:“我妈估计走不了啊,她离不开店的。”这是大实话。现在店里生意越来越好了,朝九晚五的时间点里,兼职的店员又不能上班,让店长跑到外地去考察,店里肯定会乱套的。可她俩都不能去的话,那让婆奶奶和家公爷爷去吗?就算可以临时找卢奶奶和杨婆奶顶一天学校的生意,他俩可从来没卖过衣服,是外行呢。江海潮只好自我安慰:“先看看帽子和让姐姐们自己化妆的效果吧,要是好。咱们也能放心大胆地下订单。”大家如释重负,一致赞同:“对对对,先看市场反应。”瞅瞅,他们都已经被逼到什么份上了?连市场反应这么专业的词也能脱口而出。苍天啊,他们可真怕班长(大姐)恶从胆边生,为了抢时间多挣钱,直接逃学一天跑去看人家羽绒服厂。江海潮得到了小伙伴们的集体拥护,心里舒坦多了。一下午的时间,除了上语文课和数学课之外,连数学随堂测验和作文课,她都匆匆写完,埋头画搭配衣服的帽子。中途陶老师下来看过一回,忍无可忍,敲敲她的桌子,示意她上讲台维持纪律去,自己倒掉头走了。冯雪目送班主任离开的背影,在心中叹气,老师还是太善良了,以为江海潮会像教育台里的专家嘴上说的差生一样,只要老师给她充足的信任,那她就会表现的比谁都好?唉,想的太美啦。事实的真相就是江海潮趴到讲台上画的更欢快了。讲台比课桌大呀,画画当然舒坦。等到下午放学铃声打响,她已经画了10张纸的图,总共20款帽子,配了三十几款造型。她都顾不上去给家公爷爷帮忙卖卤菜,而是直接奔到冯雪家,发传真给冯妈妈,我让小伟哥哥趁着天亮赶紧去小商品市场买帽子。冯妈妈看着传过去的帽子图,后知后觉地感慨:“我们早该上帽子了。”之前因为店里的卖点之一就是做发型,他们给客人送过丝巾围巾发夹发箍,甚至连包和小白鞋以及公主袜都送过,但从来没打过帽子的主意。现在想想可真亏呀。论起做造型,帽子可是重要工具。台湾还有个歌星号称帽子歌后呢。江海潮急吼吼的:“阿姨你赶紧让小伟哥哥去看看,市场上都能买到哪些帽子?买不到的,把图传回来,我这边赶紧安排人自己做。”为了搭配服饰,冯妈妈跑过不少趟小商品市场,不说对里面的配饰了如指掌,那也心里有数。她只一打眼看过去,便挑出好几款帽子肯定是市场里没得卖的。又看了几款,基础款可能凑合,但上面的配饰得自己加。', '。')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0 00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