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科长雄赳赳气昂昂:“我又不是纸糊的,这才多点分量。”分量的确不重。因为她搬来的根本不是大家想象中的花盆,而是碗,真碗。这个碗吧,有点像喝汤的那种盅,碗口大概直径五六厘米的样子。“是6厘米。”海音强调。哦,小伙伴们瞬间接受,毕竟海音的眼睛就是尺。吴科长撂下碗(也许它更加像杯子),然后把盆花往碗里一放,得意洋洋地炫耀:“看,这花盆多好看啊。”的确挺好看的。小学生们印象中的花盆都是瓦盆,灰扑扑的,很不起眼。不像这瓷碗(杯?)洁白如玉,晶莹剔透。叫礼堂里的灯光一照,鲜花娇媚灿烂,跟白瓷杯相得益彰。但是。江海潮好歹跑过林业大学,虽然没学会种花,也听唐教授说过种花经,立刻指出了这个新花盆有多么不靠谱:“水怎么出来?花盆下面都是打孔的,水淌不出来,花会被淹死的。”哎呀,她这个掮客可真是够够的,卖碗卖不掉,竟然天方夜谭把它当成花盆来卖。也不想想看,碗最怕漏水,偏偏花盆必须漏水呀。吴科长张张嘴巴,开始强词夺理:“怎么能漏水呢?花盆摆在桌子上,如果漏水的话,那不乱套了吗?”这下子周妈妈真听不下去了:“必须得漏水,不然花养不活的。哎呀,吴科长,这么碗吧,以后我们再看看到底哪里要啊。”大家都松了口气。没错,谁把花盆摆在桌子上呀?真摆放的也有,那是水仙花,本来就养在水里。海音却若有所思地盯着那白瓷碗,突然间冒出一句:“可以用的。”她笔画给哥哥姐姐们看,“在碗底打个孔,下面摆个碟子。这样浇花的时候水多了就会淌在碟子里,然后等到土干了,花的根会自己吸水。自然课上,让我们把毛巾搭在盆里给花自动浇水,不是差不多吗?”哎呦喂。现在海音可以呀,连挣钱的脑袋瓜子都这么好使了。吴科长眼睛一亮:“对对对,就应该这么来。”她当然着急了,因为这回她不是当掮客,而是自己做生意。可是做中人和做生意是两回事,这回她自己卖瓷器,这个笔洗的进价就不便宜,结果卡在手里怎么也出不了手。她好歹算是个文化人,听说过明代文人拿笔洗养菖蒲的事。于是瞧见这么多盆花,又听这几个小孩子闲聊说是要卖花,就立刻脑洞大开,决定把笔洗当成花盆推销出去。现在笔洗打个孔就能当花盆用,碟子更是不成问题。白瓷碟她那边多了去,马上就能拿过来。老太太以和她年近古稀的不相称的敏捷身手迅速跑出去。看得小学生们目瞪口呆。好吓人哦。她只花了不到20分钟的时间,又拿来了几十个碟子,然后配对,要5块钱一对卖给小学生。理由是,本来这盆花只能卖10块钱,用了她的花盆之后起码得20。江海潮死活不肯,她又不傻。去市场上一个碗,一个碟子,掏5块钱买?婆奶奶不骂死她败家子才怪。她直接找了个理由:“奶奶,我们上哪找人打孔去?这根本就不能用。”老太太的脸通红,不知道是来回跑路热的还是羞的,反正她气呼呼地把她的家伙什给弄走了。大家以为她肯定要放弃了。江海潮都琢磨着得去市场上看看有没有下面打孔的瓷盆,用它来装花的确好看,一下子就从土里土气变成了高洁优雅。谁知过了半个小时,吴科长竟然又回来了。这回所有的白瓷笔洗底下都多了一个孔。杨桃亲爹是木匠,她一瞅就看出来了:“这是用打孔器打出来的?”妈呀,好厉害的手艺。电钻钻木头钻砖头都好讲,这可是瓷器,一不留神整个盆都给列了。吴科长得意洋洋:“怎么样?这回5块钱没话说了吧?”江海潮还是摇头,特别老实地告诉大人:“我本来打算加了花盆以后卖15的,你说20我不敢卖。”她心虚。人家花鸟市场过年的时候,一盆杜鹃才卖12。这还没进腊月呢,她开口要20?她没这个脸。结果吴科长不耐烦了:“我说20就20,你等着。”这会儿已经十点钟,开始步入最忙的时候。小学生们都没空再跟这奶奶掰扯,赶紧去招待买衣服的客人。吴科长自己一盆盆的把花放进了新花盆,然后又一盆盆地端出来,招呼熟人:“哎,看看花呀,要不要带一盆回家?荷兰进口的,看看,是不是很好看?”妈呀,几个小孩差点没当场摔倒。这花的祖宗是从荷兰进口的,但问题是已经培育了好几系了,现在算土生土长了。', '。')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0 00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