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大年初六啊,订单得多成什么样,才逼得大家连年都顾不上过,急急忙忙过来上班。江海潮露出了微妙的笑容:“上班好几天了,初四就开工了,年前他们一直忙到了腊月二十九。”这事儿连唐教授都不知道,顿时肃然起敬。赶工期代表工厂效益好啊,证明这儿的人能挣到钱。而所谓穷山恶水出刁民,一个地方有钱,这里的人才好打交道。否则穷怕了的人看到一头肥羊都会往死里宰,恨不得把人骨头渣子都榨出来,不利于长远发展。这也是建设鲜切花交易市场的软条件。人家批发商从外地过来进花,要是你们这儿拼了老命宰客,人家吃过亏以后就再也不会过来了。不错不错,虽然湖港镇看着处处不起眼,可真要耐着性子思考,似乎也不是一无是处。韩教授沉默地看完了所有的闲置厂房,未置可否,反而扭过头看江海潮:“你们真要搞鲜花交易市场吗?”江海潮态度特别坚决:“只要能搞就一定搞。”韩教授点点头,开始挑刺:“你们这儿搞鲜切花市场,先天发育不足,一个交通就是大难题。小花店如果想节约成本从你们这儿进花的话,那他自己十之八九肯定没车,必须得有便捷的交通来解决这个难题。起码公交车要有保证吧。”镇长开始画大饼,主动请缨:“这个问题我来想办法,我去申请。”因为农家乐搞得好,他已经很有底气对县里提这事儿了。现在再加一个鲜切花交易市场,他敢保证县里绝对找不出理由拒绝给他们镇增加公交车线路和班次。韩教授看了他一眼,他听大小领导们打包票的事情多了,有些时候或者说绝大部分时候,你听听就行,千万别当真。所以他的目光依然落在江海潮脸上:“第二个问题,你们这儿距离中心太遥远,人家凭什么跑到你们这里来进花?”“我们有七个村,每个村的自留地都可以中不同种类的花,保证人家想进的本地花,我们都能提供。”韩教授依然摇头:“这真不算什么,可以说远远不够。本地花能供应上的时候,竞争是十分激烈的。你们跟省城那边的鲜花基地,根本没办法比。”听话听音,江海潮被连番打击,却半点都不气馁。既然韩教授没有一开始就直接让他们洗洗早点睡,别瞎想了,就代表他还是有办法解决他们眼前困境的。“那您说我们该如何做才具备竞争优势呢?”“很简单,人无我有,建一个鲜切花保藏冷库吧。”他所说的无和有是两层意思。一个是现有的大部分鲜切花交易市场并不配备冷库。毕竟盖一座冷库花费不少,而且每天都要耗费大量的电。他们这里有冷库可以保鲜鲜花,然后就成了别人没有的优势。另一个无和有就是指鲜花的错市销售。利用冷库保鲜技术,延长鲜切花的寿命。就跟温室大棚生产出来的蔬菜一样,冬天的洋柿子价格能达到夏天的十倍不止。“比如说洛阳盛产牡丹花。他们当地有人用冷库来保鲜,采下来的牡丹花寿命可以延长八十天,直接跨越一个季节,卖出的价格可想而知。”江海潮怦然心动,本地的鲜切花是5月份开始大量上市,一直持续到11月份。如果可以利用保鲜技术反季节销售的话,那他们当真能挣好大一笔钱。她直奔主题:“盖一个冷库要多少钱?”“那要看多大面积了。要种个两三千亩的话,起码得有1000立方米的冷藏库吧。好在只是冷藏不是冷冻,估计一百万差不多了。”这还叫好在啊,江海潮都感觉自己要头晕目眩了。为什么教授说起一百万跟一百块一样呢。韩教授看她要打退堂鼓,反而来了精神:“你别光盯着投资,你要看回报的。我给你举个例子,比如说百合花,这个是市场上卖的很俏的。你通过冷藏配套自繁种球,一亩地节约成本2万块不成问题。你再拿冷库低温处理,使得种球实现两次利用,每亩节约15,000。而你控制好百合花上市的时间,一亩地多赚3万块,很正常哦。”他这个饼画的实在太大,别说吃了,江海潮感觉自己的手都捧不住。韩教授谆谆善诱:“这个冷库盖好了以后,能做的事情多的去。比方说不放花的时候,你们也可以在里面保存其他农产品嘛,照样能多挣钱。”江海潮各种纠结,一时间都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她眨巴眨巴眼睛,试图压价:“如果利用厂房改建,那费用会不会少点?”韩教授认真地看着她:“冷库的厂房是其次,主要是设备,冷藏设备费用可不低。”', '”')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0 00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