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一姐还是小学鸡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774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她怎么敢这么搞的啊。江海潮完全不觉得有啥好不敢的,她一百多万都投到鲜花冷藏库里去了,还不得赶紧想办法回本。再说冷库盖好了当然得投入使用,自家的电器老摆着不用都会坏掉的,何况是那么大一个冷库。不行不行,必须得早点投入使用。一中的初中生们可算看到什么叫自己给自己打鸡血了。他们的插班旁听生前脚才敲定了好几十万的鲜切花生意,后脚便飞速投入到伟大的服装事业中去了,连坐下来歇歇脚吃点水果的功夫都不给自己留。她抓着菠萝串,直接出门干活去了。今天高强去省城参加比赛,没回湖港;不过高大妈在家,事先江海潮已经说好了要到她家拿夏装的新款,好去拍宣传照。原本她计划的是明天去省城的景点拍照片,但今天瞧见了湖港的新模样,她毫不犹豫地改主意了。去什么省城,直接在她的鲜花小镇拍得了。但如此一来,她还得另找摄影师。好在湖港镇也有照相馆,她掏钱请人干活就行。江海潮带着妹妹咚咚咚跑到高家,高大妈正好要出门,瞧见小孩子,立刻笑开怀:“你再不来,我要去你家找人了。正好,有个事情我想跟你讲。就是衣服加工费的事。”她不是狮子大开口,眼看着生意越来越好还想加价哦,相反的,她是要自己把加工费给降下来。夏装不同于冬装,做起来步骤省了不少,速度也快的多。他们一帮人自己坐下来算了下,发现按照冬装的加工费,照目前的订单数量,大家每个月起码到手两千块。妈呀!年前那会儿是情况特殊,大家日日夜夜赶工挣钱多理所当然。可现在情况不同,拿这么多钱,大家高兴归高兴,但更多的是心虚。为啥呢?因为他们清楚除了湖港自家做衣服以外,江口还有个正儿八经的服装厂啊。人家厂子规模比他们还大呢。要说水平,当初谁没做过日本人的生意啊。几个领头的偷偷合计了回,觉得得给自己增加竞争优势,具体表现在他们得识相,别下订单的老板不开口,他们就撞死,一声不吭。最初定加工费时,就是按照冬装的标准做的。后来春装也没改。但现在都上夏装了,那再不动可说不过去。于是他们商量来商量去,决定主动把一件夏装的加工费降到15块。江海潮直接听愣了。虽然她找两家厂(其实不止,比如说毛衣、线衫、羽绒服之类的,她都是找的专门的厂)好像大有深意,但实际上她真啥也没想。一开始是被前任副镇长将了一军不得不赶紧找代替,后来是生意好了要的订单量大,索性分给两家做。可没想到,大家竟然自己竞争起来,还主动找她压加工费来了。她下意识地想挠头:“那个,是不是太少了,姨姨嬢嬢们也怪辛苦的。”“不少不少。”高大妈挺实诚的,“我们算过了,这样一个月差不多也有一千五,大家都很满意。”哪里是很满意啊,是非常满意。一千五一个月,一年下来一万八,加上年底忙的时候收入高,进账两万块都不是问题。别说是在他们湖港镇了,就是放眼全市,哦不,全国,试问现在有多少人一年能挣两万啊。就在家门口,家里地里都能照应到挣的两万块啊。够了够了,再多他们真怕了。江海潮眨巴两下眼睛,点点头:“行吧,你们自己觉得好就行。对了,马上天热了,你们要不要考虑买空调啊。这样吧,这批订单还是先按照一件20的加工费来,多出来的部分就当是买空调的钱好了。不然到时候做衣服开电风扇也不方便。”她琢磨着也该给家里装空调了,不然夏天日子可不好过。如果是以前,高大妈肯定拒绝。开玩笑哦,别说装空调,即便把空调送给她用,她也嫌费电舍不得。可现在挣钱了感觉大不相同,她觉得应该装这个空调。用电视上的话来说,工作环境舒适了,工人的工作效率才能提高嘛。装空调,很有必要。她乐呵呵地应下:“行啊,大妈们再占你一回便宜。”这回订单一共给了他们这边10款,每件都是500件的订单,单多算给他们的加工费就有两万五。这够买几个空调了,更别说电费。江海潮笑嘻嘻:“好哎,大妈,我先拿衣服过去了啊。”她换好衣服就迫不及待地在镇上寻找合适的拍照片的点。四月午后太阳灿烂,哪怕她穿着裙子走在街上也不觉得冷。不得不说,个子高当真吸引眼球,况且她还给自己化了妆,做了头发,一身新的走出来,那回头率当真是嗖嗖嗖。',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