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听,这人多俗气,那么好看的干花艺术品愣是叫她起了这么烂大街的一个名。要知道,在古代,玻璃可是比水晶更贵的,而玻璃在古时候就叫琉璃。唉,怎么办呢?谁让他们是正儿八经的初中生,江海潮还是个小学生。作为哥哥姐姐,他们可不得多操点心。但是,既然他们已经辛苦过了,那么他们可不想再给自己加任何活。于是瞅着江海潮收笔了,班长义不容辞率先转移话题:“哎,你说这时候拍婚纱照是不是有点晚了啊?马上五月都到尾巴了,太赶了,这个月来不及办婚礼了吧。”江海潮一边整理自己的背包,一边随口解释:“这个月来不及下个月办呗,下个月结婚的人不少。”大家都惊呆了,这人说的是什么胡言乱语。当他们没见识吗?六月不接亲,是老规矩了。“那说的是农历六月份!”江海潮十分笃定,“反正今年六月份结婚的人不少。”哎,小伙伴们满腹狐疑:“你怎么知道的?”江海潮得意地翘嘴巴:“我当然得知道,不然冷库的花怎么进出啊。”本地乃至本省的鲜切花市场很固定的,消费大头为婚礼用花、礼仪用花、开业庆典以及家庭装饰。后三者情况比较稳定,真正引发花市价格波动的大头就是婚礼用花。婚庆吉日月季、满天星以及百合飙价是常态。作为鲜切花的大批发商,如果搞不清楚婚庆市场的冷热,那不是生怕自己不亏得当裤子嚒。众人冥思苦想了半天也搞不明白她到底走的哪条通天路。人家结不结婚,到底哪天结婚,她上哪儿知道去?“去婚姻登记处问的?”这猜测一出来,立刻遭到其他小伙伴的反驳:“打证跟办婚宴是两回事,能隔好几个月呢。”“博士哥哥又写论文,他调查的?”“那也不可能,他最多去花店问问价格。花店又不是未卜先知,最多给他去年的价格呗。今年,江海潮说的是今年。”她瞎扯的吧。瞎扯个鬼!江海潮无奈:“调查啦,当然要调查。办婚礼不说专门请婚庆公司,最起码要订酒店吧。不事先订好了,人家酒店怎么采购怎么安排。你明天结婚,今天跑饭店说订上18桌,饭店也要能给你挪出地方来啊。”哦——大家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其他时候他们不清楚,五一他们可是看的明明白白,1000立方米的冷库全出空了,一车车的花飞奔向全省各大酒店。江海潮就是那时候跟人家酒店建立起的香火情吧。太狡猾了,她靠着这关系问到酒店婚宴的预定情况,自然对婚庆市场的冷热再清楚不过了。对对对,她肯定凭着这一手消息来调控冷库的鲜花贮存,淡季入,旺季出,从中赚差价。之前大家还偷偷讨论说她过了“五一”这个典型的婚庆佳节,后面该如何保证鲜切花在手里不贬值呢。他们甚至畅想过等六月份鲜花遍地都是,市场又冷淡,鲜花冷库干脆转行贮存西瓜得了。总不能干放着吧。结果人家一套接一套,招儿比谁都多。班长忍不住感叹:“江海潮,你也太不拿我们当外人了。这么重要的商业机密,你就这么直接跟我们说啊。”这这这,好沉重的信任。其实当真大可不必。江海潮呵呵,这算得上哪门子秘密。真有心的话,她一个小学生都能想得到的招儿,她不信干这行的老手会想不到。但想到又怎样呢?想到了你跑到各大饭店问,人家就会告诉你吗?想太美了吧你,人家跟你非亲非故的,干嘛搭理你。也只有他们这种已经和酒店顺利合作过的乙方,甲方才肯给准话。因为他们给出的理由十分中肯,问清楚了婚宴的情况,大概晓得到时候需要多少花,他们这边也好备着,省得五月份把花都卖光了,回头酒店打电话要花,他们临时也变不出来。所有卑微配合度高,时刻准备着的乙方都是甲方的最爱!可商海使人油滑,她跟新同学们关系好归好,却比自己正经的小伙伴们要隔上一层。所以她才不会真说这些掏心窝子的话呢,她只会趁机笼络人心:“什么外人?你们都是自己人。”她如此热情坦荡又大方,简直堪比湖港镇街上处处绽放的太阳花,仿佛人间彩虹。搞得美术生们都不由自主地开始心头泛起羞愧,他们很不够意思哦,君子待之以诚。即便不能像《诗经》上说的那个什么投之以木瓜,报之以琼瑶;起码也得投桃报李吧。于是大家绞尽脑汁,帮她查漏补缺:“可是你们怎么保证酒店还有婚庆公司乐意像五一那会儿一样从湖港进花呢?他们完全可以提前货比三家啊。六月花本来就多,多挑两家,肯定有比湖港更便宜的,你承认不?”', '”')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0 00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