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边机器飞转,拼命地赶订单。“啪”一声,电断了,机器歇了订单也跟着完蛋了。所以这时代的电力有个外号叫电老虎,不喂饱了电老虎,厂子你甭想开下去。湖港镇倒是没人卡工业用电,但他们镇上也没发电厂啊,全靠上面给电。别说再给鲜花市场加上夏天凉飕飕冬天暖融融的空调了,就现在,单一个鲜花冷库的运营,卢爸爸作为主管镇农业工作的领导都天天提心吊胆,生怕它哪天也跟着“啪”一声噶了。为了保证冷库正常运行,他们还专门配备了柴油发电机,给冷库单独享用的。但要是再上空调的话,十个发电机也扛不住啊。所以说,韩教授他们当初想把鲜切花交易市场建在省城不是没道理的。起码省城市区的工业用电能得到优先保障啊。算了,现在讲这些也没意思。一百多万砸都砸进去了,咬断银牙也得往下扛,这就是所谓的沉没成本。市场外面有人在施工,叮叮咚咚的,引的同学们挺好奇:“那在干嘛呢?”江海潮瞅了一眼,随口应道:“装水空调呢,用地下井水来给屋子降温。”鲜花市场是在原有的社办厂的厂房基础上改建的。外面的空地原先也是厂区。当初为了用水方便,几乎每家工厂都打了井,而且是那种几十米深的井,里面的水也比一般农家小院的井水更加冬暖夏凉。她想给市场装空调的主意被打回头之后,韩教授提了个折中的办法,抽取地下水也就是井水来降温。具体原理,教授说过的,叫什么水空调井水无泵自循环,据说比真正的空调能节约起码三分之二以上的电。但江海潮没怎么听,她一个假初中生也听不懂啊。海音倒是给她画过示意图呢,可惜她更看不懂也没啥求知欲。她更怀疑到时候三分之一的用电量也能击垮湖港镇脆弱的电力系统。比起什么井水空调,她倒希望直接水发电。不是说三峡就是水力发电吗,他们湖港是圩区,缺什么都缺不了水,刚好可以拿来发电嘛。结果这回连大学教授都不想从她兜里掏那几个残留的钢镚,直接让她别痴心妄想。就挺遗憾的。美术班的小伙伴们倒是对井水空调充满了好奇心,纷纷强调等装好了一定得喊他们过来看,他们想看试试效果。江海潮随口敷衍,眼睛盯着市场上的交易情况看。他们到的点刚好是鲜切花批发的高-潮期,来来往往的花店老板特别多。自从省市媒体报道过湖港鲜花市场开业的消息后,定期过来批发鲜花的店主就越来越多了,湖港俨然成了本市正儿八经的鲜切花交易中心。唐教授和韩教授他们分析过之后认为,湖港鲜花市场虽然还不成规模,但胜在花的种类多。全镇每个村家家户户利用自留地种花,充分保证了鲜切花品种的多样性,使得来市场上搞批发的老板直接体会到了一站式采购的甜头。因为除了少部分本地缺乏种植条件的花之外,几乎所有他们需要的鲜切花都能在这里得到满足。而前者各家店老板处于成本考虑,用的也不算太多。这就促成了尽管湖港偏僻,从市区过来起码得倒两趟车;但由于购买方便,最后综合下来反而比奔波于市区几个鲜花生产基地花费的时间短。况且湖港的花还有项优势,这边摊主可以给人搭配好了再销售。搭配的挺好看寓意蛮不错不说,搭配的花束也只收花的钱。这就好像你打算做个酸菜鱼,你去市场上买条鱼,卖鱼的连鱼片都给了片好了,让你下锅就能烧。不,说错了,是你买了一条鱼,告诉摊主想吃酸菜鱼,他(她)连鱼都给你烧好了,让你端回家就能吃。一开始花店店主还坚持说自己不喜欢酸菜鱼也不爱红烧鱼,要回去秘制。但他们拿了花束回店里加价一卖,竟然挺受欢迎。渐渐的,偏爱这种赚中间差价的店主便越来越多了。省事啊,还省心。他们现在只庆幸买花的顾客一次一般只买一捧,不像他们跑一趟进一堆货,否则顾客都自己跑湖港来买花了可没他们的事。江海潮看着扫货完毕的客人们急冲冲拎着大袋子走人,赶紧往旁边让,生怕耽误了别人的事。五月份呢,干啥都是旺季,鲜花卖得快,正常。她跑到干花摊子前看,嘿!果然来批贺卡的人最多。其次就是干花花篮,水中花还是独受年轻小姐姐们的喜欢。看摊子的水根爷爷正在接受小记者的采访。没错,在素质教育的引导下,湖港镇中心小学今年也倒腾出本校的校报了。', '。')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0 00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