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成三个纨绔的嫡母/春山夫人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61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还是让赵在泽自己去挑挑看,以免错过合心意的,倒办了糊涂事。“是,夫人。”春兰抱着这些贴子去往如竹院,赵在泽刚刚归家,如今他也官名在身,每日去上衙,官职不大不小,倒是也不得闲。这也不是常青安第一次差人搬贴子过来,只是赵在泽确实无心这些,但是母亲一片好心,他也耐着性子快速翻看。这贴子不比圣贤书,他一目十行,看得极快,不过一瞬便又合上搁置一旁。“天下山河清影在,人间风雨此宵同。”[1]“此意长存,此气不改。”他看见这一行字,又折回去翻看名姓,果然是出自王御史家,这字迹相同,娟秀婉约,应为王夫人所书,但这话定然另有其人。这是王少虞想说的话。赵在泽隐约露出点笑意来,合上了拜帖。帖子又原封不动地送了回来,常青安摇头,提笔准备一一回绝,既然她无意于此,那便只好也亲笔回帖而不上门。春兰想了想,附耳低语道:“大公子多看了两眼王府的帖子。”常青安挑眉,拿出王府的帖子。她一眼便看见末尾这句话,此宵同,真是含蓄隐晦,修长的指尖点在这张拜帖上,常青安沉思片刻,斟酌了下用语,婉言相拒,但尚留有余地。万事自有其缘法。只是没过几日,这春闱余热彻底消散,漳州河水决堤了。瓢泼大雨落下,重重砸在每个人心头,这个消息霎时激起千层浪来,常青安眉头紧锁,看着密布的阴云,这墨色也笼罩在京城上,无人再可展露笑颜。“母亲。”赵在凌第一时间来到风荷院,他初时震惊,而后感到一阵后怕和庆幸,他手上尚有充足余粮,可供救灾。事到如今,他哪里还能不明白常青安的打算。母亲见识深远,仁厚亲善,心怀天下,自有济世之心,他身为人子,当遵从母亲的脚步,坚守本心,不堕母亲威名才是。赵在洹已经收拾东西去了营中,不在家中,也不知若是赈灾,他会不会随军去往漳州。“夫人,已安排妥了。”春兰进来汇报,春菊已经亲自去往嘉平将军府一趟,常家虽然递了折子,但是毕竟事未发生,这等勘察修缮的活向来麻烦,是以拖到今日事发,只能亡羊补牢。“立刻调遣人手,护送米粮先发漳州。”常青安神情严肃,有条不紊地一一安排着,争取面面俱到。“二是即刻招收大夫,水患无粮,当防瘟疫,草药也需立刻遣人采买。”“三是准备马车、牛车,不拘如何,商榷路线,招收灾民以工代赈。”“事关重大,在凌,你亲自随行。”“……”“谨遵母亲吩咐。”赵在凌认真应道,转身匆匆安排。“二公子!”长谨奔至他身旁,眼疾手快地给他披上蓑衣,戴上斗笠遮雨,赵在凌脚下不停,口中快速说道:“立刻传所有掌柜去往金玉楼一聚。”“是。”他不过略喝了盏茶暖暖身子,便有掌柜的陆续到来,他神色一整:“今日邀大家前来,是为着一桩要紧事,望诸位心存大义,莫要做那等不忠不义之人。”“但听公子吩咐。”他按常青安的提点,分门别类,条理清晰,一字一句讲清楚明白,下人送上笔墨纸砚,掌柜们提起笔,快速记下所有要点。常青安忧心忡忡:“清点府内现银。”“是。”春兰领命退下,一箱箱账簿被搬来,常青安抓紧时间波磔算盘清点银两,兹事体大,朝廷可能一时半会拿不出许多银两来。赵渝闻讯赶来,二话不说也加入进来。“啪啪——”房内除了算盘声再无其他,常青安深深蹙眉,高门大户维持日常的开销便是甚大,刨除房契地契等外,她头上的银两也并不多,合共十五万白银。这是短期的现金流,可供任意花用,十五万其实也不是一个小数目,但是对于一州府来说,太少了。“夫人,还请歇息片刻,保重身体。”春兰奉上热茶,窗外雨声不绝,淅淅沥沥地惹人烦扰。“母亲。”赵渝一双美眸里满是担忧,她上前来给常青安按着肩膀:“我也用不上那许多首饰,不若拿去变卖了,也好出一份力。”她说的认真,并无半分不舍,可见真心。常青安沉吟片刻,这也是个办法,变卖首饰可以快速变现,只是面上有些不好看罢了,在这等关头,也顾不上颜面问题了。“既如此,府中当节俭一些时日了。”赵渝抿唇笑道:“素衣素饭,也未尝不可。”',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