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鸣鹤(重生)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1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梅长君点了点头,赞同地道:“古有迟昭平率民起义,梁红玉抗击外敌……大乾也曾出过一位巾帼英雄秦良玉,出蜀地入朝堂,官拜将军,疏桐心怀此志,定有功成之日。”赵疏桐用力地点点头。她性子如风如火,与梅长君倒是一见如故。相熟没几日,赵疏桐在承天书院中瞥见了梅长君的位置,一时兴起便来邀她换座。第13章 寒潭渡鹤影(三)梅长君温和而坚定地拒绝了。说是书院座位定了许久,除去这个角落有些空位,别处也不好腾挪。“疏桐难道会因为一个座位便不同我相交吗?”梅长君玩笑似地问道。赵疏桐连忙摆手,又突然灵光一闪,拍手道:“我们可以过来呀!”“听说今日授课的先生是那位郑大儒,待学生极严,我才不要坐前面听他念叨。”赵疏桐一边说,一边笑,越来越觉得这是一个不错的决定。“就这么定了!”她是雷厉风行的性子,一锤定音后便拉着好友们风风火火地走到书案旁收拾东西。梅长君看着她们忙碌的背影,扯了扯嘴角,转向静静坐在一旁的裴夕舟。晨风四起,裴夕舟并未看她,敛去深邃得望不见底的眸光,低声道。“我换个位……坐你后面便好。”梅长君还来不及阻止,便见他提着并未打开的书箱,缓步移到了学堂的最后一排。原是早有打算。她回头望去。裴夕舟刚刚坐下,看见她有些凝噎的表情,倒是罕见地露出一抹笑。唇畔笑意清淡如天边流云,却又转瞬即逝。裴夕舟低头,默然地整理新书案,将上次课写的手书也放了上来。“……这算不告而别,”梅长君凝眸思索,半晌,敲了敲裴夕舟的书案,轻声道,“夕舟可得赔礼。”至于赔什么,她望着手书上已初具风骨的瘦金体,心下已有了想法。前世裴夕舟说过,他的书法是师父教的。这个师父……若不出所料,应当便是梅长君要寻的老国师了。她眸中神色变幻,直到裴夕舟将笔停在崖柏笔搁上,温声问道。“长君想要什么?”“要你教我习字。”梅长君眸中笑意灿烂。“上次先生看我的功课时,说我们的字有些相似,然后又夸了你一通,我可不服,等你教我练好了——”“好。”他察觉到自己答得有些快,顿了顿,别开目光。“来啦!”赵疏桐已经收拾好了,带着一帮人大马金刀地坐了过来,将梅长君围在了中央。……真热闹。以赵疏桐和梅长君为中心,四周的公子小姐们纷纷围坐过来,开始谈天说地。梅长君一边应着,得空戳了戳江若鸢的手臂,笑道:“你怎么也过来了?会不会影响到你……”江若鸢轻轻摇摇头。“我有我想做的事。”她看了远处的江渺然一眼,缩在袖中的手缓缓握起,喃喃道,“所以我也不怕她了。”一盏茶过后,郑大儒姗姗来迟。喧闹的学堂瞬间寂静下来,学生们端端正正地坐在自己的位子上,好奇地望着这个颇具仙风道骨的老者。梅长君也不例外。她回忆起前世看过的列传。郑籍,一代大家,本有济世之志,但在愈发险恶的政局中难以自处,最后托病,辞官归里。他晚年时,常叹世事已不可为,明哲保身为上,在教书之外,时常登山临水,酣醉不醒,胸中俗尘尽扫。但这时的郑籍却不尽然……梅长君凝眸沉思:算算时日,他应该也已经走到了朝局的边缘,不然也不会被打发来承天书院,可他心中总还有些不平之气,对朝政也有着自己的坚持。正如他开场便讲的内容。“诸位应当知道江浙一带的战况吧?”一句话勾起了所有学生的兴趣。比起枯燥的课本,真真切切发生的事情显然更让人有讨论的欲望。“知道!在众位将军的带领下,蛮夷已经退却了。”一位小公子抢答道。郑籍捋着发白的胡须,笑着摇了摇头。“不,他们还会卷土重来。”一语激起千层浪。“先生为何这样说?”“他们不是在上次那场战役中损伤惨重,全线退兵了吗?”因为蛮夷没有第二条路。梅长君在心中轻轻答道。她清楚地记得江浙数年来的战况,更是了解蛮夷的生存方式,因此对郑籍此言没有丝毫意外。蛮夷靠游牧而生,想要什么,只能抢,也习惯了抢。战争对他们来说,不过是一种残酷些的生存方式罢了。“我父亲也这样说过!”',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