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得近,卖蜂蜜的男人叫林山海,他比冯红叶小了一轮,刚成家不久,论辈分,得喊冯红叶一声“姨”。“冯姨,下次乌大叔去山里,能不能带上我啊?”年轻男人挠着头憨笑,他不是专业养蜂蜜的,这蜜还是他前两天意外找到的蜂巢。冯红叶笑,要是换做以前,心下肯定多多少少还是不悦的,但来到这南海岛,这么多年,她早就知道这岛上民风淳朴,那些个污龊肮脏的膈应人的事从没发生过——渔村里的人世代都是捕鱼为生,海上风浪大,意外迭生,生死靠天意,每家每户的男人出海在外,都是互相扶持互助,压根生不起什么私心。见邻家的二儿子主动开口,冯红叶又扫了眼他面前摆的十来罐蜂蜜,笑着应允:“好啊,你叔今晚还去,到时候我让他去喊你。”顿了顿,她又压低声音建议:“你媳妇刚进门,这蜜对身体好,接下来天寒地冻的,也放不坏,你自个儿能卖买一些,多留点在家里头自己吃。”林山海长得人高马大的,但听劝,又遗传了亲爹的老实,认真点头答道:“我知道,我娘也说这好,让我留一半在家里。”而后又是挠头憨笑道谢:“冯姨,谢谢了啊。”冯红叶笑,连连摆手。一切尽在不言中。不管是冯红叶家里,还是林山海家里,他们渔村的人都知道军区的人接下来一月都会进入野区那边打猎,但村里也就几个猎人好手会进去那儿,大部分人都不会去,宁愿过得紧巴点。野区那边,不止有成群结队的野猪、野牛,就连野狼、黑瞎子都是存在的,加上地形地势复杂,成家立业的人基本不会往那跑。那边,正达成友好“采药联盟”。这边叶白芷又停住的脚步。她拎着出门前特意揉塞进膝盖大兜的洞孔细密的网兜充当购物袋,饶有兴致地看一个大爷在示范如何使用一个细竹筒状的东西点火。“兹拉”橘红的小火苗无风自燃,叶白芷眼睛发亮,不自觉发出“哇哦——”。这种古代用的东西,称得上文遗了,她过往只在博物馆里头见过。当然,在直播产业盛行的二十一世纪,自然也有不少传承手艺人也会做这些东西...然并卵,谁看这些啊!也就攻读相关专业的学生或者极少一部分小众圈子的人感兴趣。主流压根推广复兴不起来...津津有味地瞧着火苗燃了又灭,卖火折子的大爷脸上皱巴巴的,下巴萎缩,看上去没几颗牙了。想了想,叶白芷率先成为围观人群中第一个询价的人:“大爷,这卖多少啊?”蠕动嘴角,赵雷的嘴几乎没动,缺牙的口中含糊说了句什么,右手还比了个食指。“一元?”叶白芷重复问道。赵大爷点点头,些许浑浊的眼球燃气希冀的光亮,也不知道是手头的火苗的倒影,还是什么。叶白芷很豪气,直接要5个火折子。截至目前,她还没看到打火机普遍使用,照明的电灯倒是已经普及,但生火工具还是主要依靠火柴或者点火器。这次户外之行,基于上一世野外生存综艺的认知,她优先考虑生火的事情,火苗能烧水烹饪,火光能够在夜间防御照明,是不可或缺。虽说是集体行动,大概率也不可能落单,但穷家富路,出门在外,还是准备宽裕点,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嘛~“盖子...紧...用十...”收了钱,赵大爷脸上的愁苦都清浅许多,絮絮叨叨又说了一遍火折子使用的注意事项。叶白芷听得云里雾里,她分辨不清这口音。幸好,使用方法还是很简单的,她仔细接过火折子,又一个接一个用力按了下盖子,好好放到包着人参的油纸上。叶白芷又是绕逛了一圈,转眼就看到窗外的天空。寒风卷着阴云呼啸而至,才是下午三点不到,天已经阴了下来。右手揽抱着怀里一布兜的水果和干货,叶白芷左手拎着网兜往回赶。路过荣大叔住的屋子时,叶白芷没见到人,顺手将怀里一个开了口的椰子放到窗台内侧的木桌上。南海岛上,西南处的渔村。乌家的烟囱疯狂喷吐灰黑色烟气,乌奶奶颤巍地在灶台前忙碌,手上没停,嘴里指挥着两个乖孙加柴火、往锅里添水。祖孙三人忙活的这户人家正是卖给叶白芷人参的冯红叶的婆家。乌家的顶梁柱——乌大辉在院子里热火朝天地劈柴,他今早才从山里回来,刚醒来一会儿。天凉了,山间的动物也在囤积过冬的口粮,万物萧条,中药材愈发难找,他花了不少时间才找到一篓筐的中药材。', '>')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0 00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