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文居大刀阔斧斩除新政的行为惹了许多人不满,但也让许多人乐见其成。毕竟蛋糕就那么大,分的人多了,到手的自然也就少了,新政推行期间,皇帝提拔了许多毫无根基的人,试图给局面带来新的改变。这些行为尚还未开始影响到曾经世家的利益,却已经足够让他们不舒服。所以如今顾文居看似凌厉的作风,实则是稳住了从前沉默的人。有人猜测他的动机,却没得到确认,最后只认为他是在安抚和讨好他们。顾文居的野心很明确,除了公主,他还需要别的势力支撑,世家当然是他应该拉拢的力量。哪些人这么想着,然后心安理得收下了他的进贡。“探子有消息传回来,如你所料,有大军在境外集结,我已经安排下去,让沿海地区的群众暗自撤离,三皇子那边行事可顺利?”云初听着他清晰的叙述,心下稍安。“还不知道,先等着吧。”“公主府那边的拜贴你要看看吗?”顾文居愣了一下,而后笑着摇了摇头。“想也知道不会多好听,我何必去给自己找不痛快。”云初一挑眉。“也是。”“你想得开便好,让这些文臣以为我受制与你,其实也没什么不好,只是你的名声是好不了了……”她眼底带上了狡黠的笑,悠悠地道。“不过我的名声早就败坏了,如今你也被拖下水,倒算得上般配。”“若这次我们失败了,史书上大人可就得和我并肩,成为罪人了,猜猜后人会如何评判我们?狼狈为奸,还是奸夫淫妇……”顾文居跟着她的脚步出了书房,沉闷许久的心情变得平和了些。“能与公主比肩,臣求之不得。”“这就对了,事情已经到这个地步,先生再苦着脸也无人体谅,还不如放平了心态,见机行事便是了。”“都已经背了罪名,再让自己委屈可就太不划算了。”云初弯了弯眉眼,抬手拍着顾文居的肩膀宽慰着。顾文居先是一愣,而后哑然失笑,良久才答道。“公主教训得是。”这样在不可知的未来里等待的时间,没有持续多久。战争开始的时候,举国震惊,但因为事先的未雨绸缪、准备充分,虽忙乱了些,倒是没有造成过大的损失。只是双方水军实力悬殊,虽早有准备,却仍被打得无招架之力。前线的军报不断,京城里新旧两派的争斗终于偃旗息鼓,一致对外。满朝文武被这从天而降的敌人惊住了,在朝堂上吵得不可开交。有人认为当龟缩在陆地上,派出使者接触,谈和,有人认为当集结朝廷所有力量,坚决抵抗到底。哪一方都有自己的理由,哪一方都有万千的佐证,都言之凿凿,论证着天下的局势,和之后的安排。“顾相怎么想?”吵吵闹闹好半天,有人才反应过来最近一段时间十分活跃的顾文居竟一言未发,带着惊讶与好奇询问。“我以为……这选择权不在我们身上。”那时候有人认为他太多保守,胆小怕事。连主和的一方也对他的说辞嗤之以鼻,什么叫选择权不在他们身上?敌人远渡重洋,即使给了他们土地,他们也不可能真派人来管辖,所求不过是金银财宝,只要代价付出得足够多,又哪有送不走这尊神的道理?顾相虽有野心,可毕竟还是文臣,也太怯懦了。有人这么评判着,暗自卯着劲准备拉他下马的人,更是因这句话轻视了他几分。顾文居听到了所有的传言,去没有去解释过什么,只是手段一如既往地雷厉风行,与他言语上表现出的怯懦全然不同。三皇子带领着军队,在前线大捷的消息传来时,群臣才后知后觉地明白过来,顾文居那一句“选择权不在我们身上”是什么意思。不在他们这些远离战场的人身上,也不在原道而来的敌人身上,而是在前线真正参与战斗的军队身上。他们的实力,才最终决定了战争的走向。谈和也好,血战也罢,都是以真刀真枪的实战为基础的。朝堂上的喧哗之声,自那封捷报之后便淡了下去。不只是因为前线的情况,还因为三皇子和顾文居分明有所沟通的事实。皇帝为何称病不出现,丽初公主为何站队明确又诡异,早寂静下去的顾文居为何突然活跃了起来,似乎都有了交代。那场战争打得很艰难,最后惨胜。后来皇帝还是上了朝,因为顾文居和云初都出现在了前线,两国交战,其实几个人的去留并不影响什么,特别是云初和顾文居都并无军事才能。', '。')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0 00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