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知青回城搞科研[八零]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96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闫旭东放下手里的笔,笑道:“时间正好,给你安排好座位之后,正好可以去吃晚饭,回来之后我再把我们小组正在进行的一些试验资料拿给你看看,让你对我们这里多一些了解。”“师兄这样安排挺好。”“那走吧。”说着,闫旭东就走在前列,带着李筠拐道到他们小组经常使用的实验室旁边,是说一个小组办公位,还不如说是一个随意从实验室隔出来的小空间,里面的工位十分紧凑,几乎是坐着椅子转身就能碰到另一个人后背的程度。加上大部分人桌上都有着不少的资料和工具,看起来略微杂乱。闫旭东看到这一幕还觉得有点尴尬,他们小组的人第一次和李筠见面就留下这样的印象,真的是不应该。他抬眼望去,发现也就最里面的位置没人使用。他带着李筠观察其他人的同时,其他人也在观察着两人,明白这是他们小组又有了新加入的成员,这在姜教授带的团队里还是比较新奇的,特别是在现在这种有点奇怪的时间节点。闫旭东注意到众人的视线,立即介绍道:“这是老师给我们安排过来的李筠小师妹。”李筠整个人淡定接受来自众人视线的洗礼,对着众人鞠躬,问好,“大家好,我是李筠。”众人见状,纷纷鼓起掌来,空间内的氛围才算是轻松一点。接着闫旭东把李筠带到里面的座位,每路过一个人就带着李筠到招呼问好,一连串下来,今天带着办公室忙活的研究员们,李筠已经通通记下了。想起要去吃饭,顺便叫上大家一起。所以最后这次晚饭,居然演变成了闫旭东小组一次没有预告的聚餐,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往食堂走去,架势十足。同时也算是介绍李筠正式加入他们这个大家庭。短暂聚餐之后,大家又迅速投入自己的研究当中,这次改革带给大家的压力很大,一个个恨不得不睡觉也要把东西研究出来。见状,李筠也看着闫旭东送过来的试验资料一直翻看到深夜,想着宿管阿姨的锁门时间,匆匆赶回宿舍。之后,除了每日必须的上课时间,李筠不断地重复这样的生活,充实而又幸福。另一边,姜文泽也还在为自己之前的想法而努力。于澜听到老友提议的第一时间,下意识地皱紧眉头,她们学院所有专业的课程安排,那可都是经过了严苛的设计的,这样的安排都是有道理和先例可以追查的,不是谁说想要破例就能破例的。虽然,她也知道李筠这个学生肯定有不凡之处,不然也不会有这么多的知名教授想要带着她。之前是张清航那个老家伙为了李筠的事来找自己,现在又是姜文泽,她忽然觉得自己好像有点低估了李筠这个人的影响力。更重要的是,这样的事情也不是她一个人可以说了办的,这件事要是真正想要实施,需要经过院里会议的评估,以及听取教务处和学校那边的意见。看着老友那副只要你同意就好办的架势,她无可奈何地叹口气,解释道:“这种事我一个人说了不算,而且对于学生的培养也不能揠苗助长,就算是有天分那也要遵循世间规律。老姜啊,我觉得你还是再仔仔细细考虑其中的可行性再说。”“我都问过了,其实有不少有天分的学生,人家早就自学完本科的课程,也就是你们一直讲究什么规律,才一直在学校里面蹉跎时光。有些人是不能用常理来对待的,于澜有些时候脑子还是要变通一点。而且,我记得我们首都大学的培养方式,那不都是根据以前我们在国外留学,模仿别人西方的模式来着。既然已经学了那么多,多学一点也无所谓,很多知名大学都是允许修够学分就提前毕业的,我觉得我们首都大学也可以开这个先河,给其他学校做个榜样。”听到这话,于澜有一瞬间的沉默,她也开始将首都大学与国外之名大学进行对比。姜文泽一看就知道是对方的心防开始松动了,继续鼓动说:“你看,我们现在都还有一些少年班,少年班的作用是什么,那不就是为了更快地培养出一些人才,他们博士毕业的年纪,正是我们大学本科生毕业的年纪。同样的年纪,一个博士,一个学士,你看看这个对比。”说到情动处,他甚至无奈地摊开双手表达情绪。闻言,于澜脑子都开始有些不清楚姜文泽的来意。至于少年班的施行,那是有历史原因存在的,也不是说什么大学想要开办都可以的。至少在现在,全国拥有少年班的大学不超过一只手的数量。',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