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知青回城搞科研[八零]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04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但是几经尝试,制作出来的SIM卡体积大,造成装载其的传呼机体积也大,并且存储的信息量远远达不到他们刚开始预期的水平。之前的评价表也只是大家忙里偷闲,赶紧把东西写好又开始自己的任务。黎绵看着准备开始操作的李筠,有点自我怀疑地说:“小筠,你觉得我们这一次的再涂一层光刻胶可以成功吗?”现在李筠他们小组正在尝试的就是,由李筠提出来的,在原先仅有一层结构,占用全部面积的晶圆上,利用光刻胶的特性,再在原先的基础上增添一层晶体管的层数。这样制作出来的芯片,能够表达出来的信息更多,占据的体积更小,更能够达到它们现在所预期的效果。用浅显的话来说,就是在原先已经建设上沟通路线的结构上,再次打地基,在上层铺设一层线路。经由这种手段制作出来的晶圆,比起原先需要两块晶圆才能够表达的信息,所占据的体积更小。但是想要达到这样的效果,过程却十分的艰难。在李筠提出这样的设想之后,她们整个小组的人,已经为此不知道尝试了多少个日夜,近期才将最适合这个新变化的光刻胶挑选出现。她们刚刚已经将原先的一层结构晶圆制作出来,马上就要来到众人期待但又担忧的第二层结构铺设。李筠看着已经开始麻木的黎绵,拍拍她的肩膀安慰道:“比起之前一直找不到深紫外光源的时候,我们现在至少已经有了一点进展。”闻言,不只是黎绵,其他在场的人也忍不住笑了笑。似乎是想到自己曾经那段昏暗的日子,现在能够找出合适的光刻胶,比起在李筠出现之前的实验成果,的确是好了不少。又想到深紫外光源给大家生活带来的变化,心绪一下子稳定不少。秦浩看着平静下来的实验室说:“可以开始了。”李筠回头就看到一起点头的同事们,转身打开设备,看到指示灯亮了之后,按动按钮。所有人在这一刻都忍不住盯着眼前的机器,希望它能够将自己期待的结果。同时通过机器面板不断显示的数据变化,开始预想此时机器内部的晶圆已经走到了哪一个流程。随着机器运转不断发出的声音,众人的心都紧紧地攥在一起,忍不住伸长脖子去看机器。李筠和黎绵则是小心翼翼地操作着,将钱雯敏她们为了增添新的一层晶体管,而特意设计出来的电路复现在晶圆上。因为如果这个设想真的可以成功的话,那么一二层的电路是需要连接在一起使用的,或许以后的层数还会更多,那么与原先的电路设计存在一定的差异。这样的变化不只是李筠她们需要接受,钱雯敏她们更加了解其中的变化。在李筠等人开工的同时,另一台光刻机也在同时工作,将他们需要的拥有第一层机构的晶圆制作出来。要不是他们顾忌着自己手里还有任务,真的想要像其他人一样死死地盯着李筠两人的动作。很快,一块新的双层结构晶圆又被制作出来。仅凭肉眼大家是看不出上面有什么变化的,只得借助仪器来勘探内部结构。秦浩在出口处取走晶圆之后,立即将其放置在显微镜下放大倍数观察。在他的视线中,可以看到一条条笔直的线路铺设在底部的硅片上,大小不一的矩形框在上方沟通各方线路。他不敢眨眼睛,一寸一寸地用自己的眼睛扫描过去。势必要看出里面有没有因为光刻胶未溶解完全造成的图案缺失;有没有在掺杂环节,因为注入的离子不当造成的粘连;最后就是上下两层结构的连接是否完成。很遗憾,他们换了光刻机之后,再也没有在第一步出现问题。但是在第二步的掺杂环节,还是因为注入的硼在硅结构中没有达到他们预期,造成图像的模糊,在他的视线中出现的是一片重合在一起的画面。就算是秦浩眼睛还在盯着显微镜里的结构,都能够感受到自己身后的视线有多么炙热。但他还是要将这个坏消息告知大家,转身没有露出大家期待的喜悦表情,解释道:“是在掺杂的时候出了问题,最表层的结构不清晰,估计我们还要再尝试几次。”闻言,大家的情绪迅速低落,而后又迅速恢复如常。这样的情况大家不知道经历了几次,早就习惯了。用这样的心态把自己安慰好之后,大家又投入新一轮的实验,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实验室中的众人还在不停地尝试,根据自己上一轮的出现的错误进行改进,争取尽快把他们的设想研制出来。',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