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将这个手艺传给我?”陈鱼大惊,第一反应就是拒绝:“这是传家的技艺,我怎么能拿?”说是传家的技艺还真不是夸张,虽然现今已不是春秋那时候了,那时候是真的父传子子传孙,许多人家后来甚至以职业为姓氏。但如今相差也不多,石家张家,不都是父亲做什么儿子就做什么,追溯起来,不知道哪一代的祖宗也是做这行的。更不要说这门独家秘诀了。如今用菽磨浆的方法已经有人琢磨会了,但如何制成菽乳,仍是个不传之秘,足以让韩家传一两代人。怎么就能给他呢?韩川给他倒了一碗浆,也不说虚的,直接指了指自己:“陈兄,你觉得我还需要靠这个手艺糊口么?”陈鱼犹豫了一下,失笑,摇了摇头。不说韩川种田的本事,他现在都已经是田典了,还得了秦国的爵位。眼看着麦熟,说不得还能往上升,人家哪还靠用这个来维持家业。“不瞒你说,这个活磨人得很,天天摸着黑起床干活。家里没有牲畜拉磨的话,就得人来做这个事,我早就不想干了。要是你家有几十亩地,我也不给你,免得累出毛病,嫂子还要怪我。”韩川哈哈一笑,“嫂子救过我儿,我也不同你客气,你要愿意辛苦,就把这事接过去。你要不愿意,我反正也不干了,只哪天家里想吃了做一点。你看呢?”话都说到这份上了,陈鱼拱了拱手,眼眶有些湿润:“我哪里能怕辛苦,承情了。”韩川以前是真不想太麻烦,食谱上还有继续加工的办法,他怕林芦太辛苦,只自己家想吃时弄一点,平时不让她做。现在要交给陈鱼,陈鱼又不识字,他便手把手教了几天,然后连石磨一起抬到陈鱼家去。陈鱼不忙着做这门生意,执意要等麦收之后,省得他临时再雇人。韩川晓得他过意不去,也不勉强,心里盘算着等歇下来,是要去买个隶臣回来了。他得了爵位,本来就得了一名仆人,但家里田地也增加了,陈鱼不做的话,不添个人不够用。比起雇人庸耕,还是买个隶臣划算。第30章 捉虾菽乳的生意由韩家转到了陈家,这事在桃溪里也作为一件新闻传了不少天,甚至传到了县里。县令魏尚对韩川这个人还是比较关切的,问了前因后果,知道陈鱼仍在为韩川庸耕,感叹道:“恩义相报,都是有德之人啊。”便令家仆隔三日去陈家买一次菽乳。陈鱼还没有停止给韩家做工,于是现在做活的是徐氏。她年轻,自己三更就起磨浆做乳,把生意支应起来了。现在别人都很羡慕他家,徐氏当年的善心,换得了这样的回报,不仅得了桩好生意,她家还率先得到了韩家养的鸡!要说这外地来的韩川,可真是能耐人啊,幸好有门亲戚在桃溪里,让他在桃溪里落脚了,才让他们沾了光,事事都比别处早一年。韩家去年养了一群鸡,看着也不怎么样,与别家没什么不同。但今年渐渐有人发现了,韩家这群鸡特别能下蛋。负责捡鸡蛋的是韩信韩武兄弟俩,也是他俩最积极。韩武早在小鸡还没下蛋时就巴巴的等着了,捡到第一个蛋的时候,不争气的口水从嘴角流下来。呜呜呜,一天一个鸡蛋。这个破时代,连一天一个鸡蛋都不能保证啊,他还是个宝宝,他还在长身体呢。还有阿兄,阿兄也在长身体呢。系统那里最好的蛋鸡一年能下近三百个蛋,但但农家圈养没有科学的饲料,产量会下降很多,也容易死,所以弃用。现在这种鸡耐粗饲可放养,一年也能下一百多近两百个蛋,韩武怕他阿父弄不清,特意叫系统一次给了二十几只,配上两只公鸡好繁衍小鸡。就算养死几只,产量下降,最后只落得十几只,总够他们家每个人一天一个鸡蛋敞开来吃了吧?系统当时对此默然,干巴巴地道:“够了。”岂止够了,如果不卖掉的话,他家可以一天两顿都吃上一个蛋。韩武撇着小嘴鄙视之:“一天才吃两顿,我以前一天都要吃三顿的。”等他长大了,一定要在家里实行一日三餐制才行。几个孩子在他家上课,捡蛋的时候又没避着人,一下子就被嚷嚷出去了。“韩家的鸡下蛋了!”“韩家的鸡今天又下蛋了!”有人没在意,十几只鸡呢,每天轮着下蛋那不挺正常?但有的人心细,逮着孩子多问了几句,心下一算,就震惊了。时下就算有人有意识的培养良种,那也是贵族家中小范围的事情,像他们这种乡下地方养的都是普通家禽,品种也很原始,产蛋量很小,两三天生一个蛋算是正常产量,一年还会停产三四次去抱窝。', '。')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0 00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