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在秦末种田分封全球(基建)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70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半杯品完,他才放下茶盏,回忆了一番,道:“这茶叶我曾经见过。”“哦?”韩川诧异起来,他一直担心别人喝不惯卖不出去,所以只少制了一点,直到得到消息,韩信要去辽西郡之后,桂林县才开始赶制茶砖,准备让韩信打开东胡人的市场,卖给那些东胡野人去。可张良这种旧贵过去就喝过的话,似乎高\u200c端茶也有销路啊?不过张良听他这么一问,就笑着摇头了。“过去偶尔从楚国卖过来一些,不是这样饮的,还要加不少配料。这种饮茶之法,良倒是觉得远胜当\u200c年\u200c所品,但\u200c可惜如良之人怕是不多。”言下之意,别想了,一时卖不出去。韩川遗憾地\u200c叹了口气\u200c,算了,就卖给东胡野人吧,打开销路之后,如果陛下不反对\u200c,就再卖给匈奴野人换牛马羊回来,也是暴利的生意,不错了。二人一番交谈,彼此都觉得很满意,张良正要告辞,打算找地\u200c方住几天,等韩信回来再拜访一次,就听见外面\u200c喧哗起来,韩武在大叫:“阿兄!阿兄!”人喊马叫中还勉强听得见另一个\u200c少年\u200c的声音在叫阿母,夹着几个\u200c少年\u200c的欢呼声。这可真不像郡守五大夫之家,韩川本来没觉得什么,看见张良就觉得尴尬了,赶紧道:“是伯南回来了,子房且安坐……”话未说完,韩信已经兴冲冲进来了。幸好林芦告诉他张良来访,他进来时还是守着礼的,先向父亲问安,然\u200c后与张良主客见礼,没一头撞到父亲怀里叫人看笑话。见礼之后,他高\u200c兴地\u200c告诉张良:“陛下果然\u200c令我做了辽西郡守,我已有些想法,回头与先生说。”张良还未及说话,年\u200c轻的老父亲韩川已经按捺不住炫耀儿子的心情,主动将话引到了百越的战事\u200c上,让韩信说给客人听。韩信没意识到父亲的显摆心理,开心地\u200c笑道:“我与张先生在路上已经见过,都和先生说过啦!——咦,阿父这里有舆图吗,那我指给先生看一看。”上回是空口说事\u200c,这回有了图,可以说得更清楚了。张良惊讶地\u200c盯着铺在地\u200c上的详尽地\u200c图,骇然\u200c之色不加掩饰:“战前竟已详细到这个\u200c地\u200c步了吗?又能令夷人为兵,反抄后路?瓯雒国今年\u200c不败,明年\u200c也是必败的啊。”韩信一拍手,兴高\u200c采烈:“先生才是明白人。旁人都盯着问我用了什么奇策,施了什么妙计。其实那不过是兵少时不得已之策罢了。若是十万大军予我,我何必冒险,自是堂堂之阵碾压而\u200c已,瓯雒军最多时也不过五万,哪抵得住我。”他拍了拍地\u200c图,“这个\u200c,和父亲化夷为夏的本事\u200c,才是胜负关键。”韩川在上首心虚地\u200c摸了摸胡子,他没多问,因为儿子自己很详细地\u200c跟他讲解过战事\u200c。要是没韩信讲解,他也必然\u200c是盯着奇策妙计问个\u200c不停的人之一……这可千万不能让儿子知道,他得记住了,以后军事\u200c上的事\u200c,带耳朵就行,少问,免得在儿子面\u200c前丢脸。毕竟孩子大了,要唬不住了。韩信已经和张良聊上了,他把后来绘制的百越三郡全境地\u200c图拿出来,没那么详细,但\u200c大致的道路和聚居点都有。两人便围着这张地\u200c图,说起应该在哪些地\u200c方建城扼守的事\u200c。韩川反而\u200c成了局外人,听得渐渐无\u200c聊了起来——这两人是从军事\u200c角度看的,他在桂林县时都是从经济角度琢磨的,两者当\u200c然\u200c都要考虑,不过军事\u200c方面\u200c他实在听得没趣啊,只要知道结果就好。好在晡食时间到了,韩川精神一振,热情留客,张良却之不恭,留下品尝了一顿韩家的饮食,深觉合口。因为林芦已经把许多蔬菜种上了,还有韩川从桂林县带回的笋干、菌干。一锅杂菌鸡汤,一份凉拌莴苣吃完,张良又要了莴苣的种子和种植之法,韩川只愁难推广,哪有不给的道理,连种植之法都早让人抄了许多份,当\u200c即取出来一份就送了他。张良趁势提出了请求,想与韩信同行,一起去往辽西郡。“良本韩人,无\u200c意仕秦,又不甘所学荒废,故想随王孙远行,望能一展所学而\u200c已。”韩川跟他聊了这许久,心里原是有猜测的。他寄信回来,淮阴县中就开始为韩信招收有本事\u200c的食客。他原来以为张良也是闻讯而\u200c来想投入韩信门下的士人,不想张子房或许是旧日身份高\u200c贵,又或是先前就与他为友,所以不愿意屈就,宁可自行承担食宿路费,以同行为名\u200c为韩信出谋划策——呃,好像吃亏的是张子房,又不是他们,韩川没有不答应的道理啊。',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