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清穿之据说佟贵妃体弱多病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957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不过听完康熙的名字后,佟安宁觉得还是给康熙一些时间,让他多想想,“皇上,臣妾没听清,您再说一遍!”佟安宁佯装不解道。“弘曙,曙,鸡犬寂无声,曙光射寒色,寓意好。你觉得怎么样?”康熙笑着看着她。“……额,我饿了。”佟安宁嘴角微抽。弘曙,红薯。额,话说古人起名,比起寓意,很少会计较谐音、同音字,甚至康熙后面的儿子取的名字,如果不写下来,听起来还有一样的。既然还没有记在玉蝶上,也就是还有机会改变。康熙疑惑:“饿了?”这是什么反应?他身旁的梁九功反应过来,小声道:“皇上,佟主子应该听岔了,当成吃的那种番薯了,因为表皮红色,民间一些地方也称为红薯。”梁九功熟悉这种称呼,也是因为佟主子冬日时喜欢烤番薯吃,经常喊成“红薯”,可能是佟府时,听到某个下人喊得。其实番薯这种作物,早在明朝时期就传入国内了,传入国内后,显示极强的适应力还有产量,对于一辈子想要吃饱的民众来说,十分有吸引力。康熙初年的时候,由福建地区往华北地区推广开来,那时候许多人仍然叫番薯。至于“红薯”这个称呼,在这个时空,番薯的这个别名很有可能由佟安宁传播的。康熙闻言,一头黑线,“佟、安、宁!”佟安宁有些无辜道:“皇上,您看,也不是臣妾这样认为的,”康熙转身,走到窗边的书桌旁,提笔写下了“弘曙”两个字,然后递到佟安宁面前,“现在看清楚了?”佟安宁接过纸,轻咳一声,“皇上的字不错。”“所以,你这是不反对了?”康熙似笑非笑地看着她。“谁说臣妾赞成了,有那么多字,就不能选一个其他的吗?”佟安宁眉间微微蹙起,如果孩子长大后,被人称呼“红薯阿哥”那可怎么办?“朕不打算更改。”康熙下巴微昂,姿态有些君临天下的意味,微长的胡须微微颤抖。“呵……既然这样,皇上您何必告诉我,直接下圣旨就行。”佟安宁说完,直接抹过身,背对着康熙坐在床内,低声喃喃道:“这个字也有些稠,孩子学写名字要累死。”康熙:……片刻后,佟安宁觉得身侧的床榻微陷,微微侧头,瞥见康熙垂在床上的袍子,默默地朝着帐顶翻了一个白眼。“你怎么生气了,朕将这消息告诉你,就是为了让你高兴,既然你不满意,那朕再想几个?弘晨?弘易?弘星?弘暧?不过这些名字朕觉得都不如弘曙好。你若是不满意,大不了朕不许民间称呼番薯为红薯可好。”“可别……这样的话,孩子真成笑话了。”佟安宁听得眼皮直跳。好家伙,她真是佩服康熙。这就是帝王的魄力?这就是帝王固执的执行力!明明他可以改,偏偏要弄得更加麻烦,直接禁止民间称呼。在为难自己和为难她之间,选择为难民众。佟安宁:……不,是对她进行道德绑架!“……我投降!”佟安宁心累道,“您选的这个名字也挺好的,虽然‘曙’字笔画多些,还是能接受的。”康熙见状,满意地笑了,“既然你同意了,朕也就放心了。”佟安宁扭头看着康熙结实的后背,气的直咬牙。可惜现在是冬日,她一口咬下去,估计连个印子都没有。……康熙回到行宫后,命人将胤祚喊了过来,给他说了孩子名字的事情。胤祚两手捏着纸,看着上面大大的“弘曙”二字,唇角微翘,“多谢皇阿玛。曙,破晓之光,很好。”康熙见状得意地笑了。他就说嘛,也只有佟安宁在意这些,其他人压根想不到这程度,如果人人都避讳这些,怕是有许多名字都不适合了。胤祚:“皇阿玛,这字可以给儿子吗?儿子想寄给福晋。”“收着吧。”康熙大手一挥,示意胤祚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小六啊!朕回京后,你额娘和茉雅奇就交由你照顾了,你额娘虽然一把岁数了,可是性子仍然有些任性,有时候该管还是要管,不能由着她胡闹。”胤祚淡然道:“皇阿玛多虑了,额娘性子很好,不会任性。皇阿玛回京后,也要照顾好自己,您也一把岁数了,不要让儿臣等人担心。”康熙:……真是佟安宁养的“好儿子”啊!……腊月初二,康熙启程离开德州。虽说一路风雪不断,其实冬日的时候要比春夏好赶路些,因为许多路被冻硬实了,不用陷入泥泞,等到快到京城时,周边铺满了水泥路,速度那就更快了。',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