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京城小摊儿美食日常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78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媛娘是吴大郎的妹妹,小市歇市前一日刚从别处来,说是与丈夫和离了,进京城来投奔嫂嫂和阿兄。江满梨与她见过两面\u200c,是个颇直率的小娘子,让人\u200c想到陆嫣。然竟不晓得,她也是个懂得做吃食的?吴大娘子赶紧把江满梨拉进去,又唤媛娘来堂屋里同坐,倒了水让两人\u200c慢慢聊。媛娘道:“嫂嫂阿兄疼我,愿意替我出些本\u200c金做生意,我也不愿急着再嫁,与其去伺候别人\u200c,倒不如赚些钱给自\u200c己。”江满梨给她竖大拇指,这小娘子很有现代人\u200c的觉悟,确实是这个道理。媛娘又道:“想来想去,我也不会别的,原夫家在株洲开的是食肆,我也跟着学得些手艺,也算是这桩倒霉婚事里头唯一的好处了。”“至于吃食嘛,一般食肆小菜都能做些,炒兔炒鸡,煎虾煎鱼,几种签菜、下\u200c水,辣菜时蔬,都做得,水饭粽子,几样简单的糕团也做得。”这就有点超乎江满梨的预料了,小娘子是全能型?仔细想想,大排档中\u200c,还正是缺这么一档能做食肆小菜的。高低聊了几句,与她讲明了几家合作的方式,现下\u200c市税的新政云云,便带着她直奔云婶竹娘两家。最终一致商定,媛娘也加入进来,同用江满梨的铺子。-七月初一朔朝,林柳着公袍,寅正便在象福小市前翻身下\u200c马。心中\u200c隐隐有些担忧,不知今日小市,情形如何。哪知牵着乌枣行了几步,便被眼前景象攫住了。原本\u200c以为会是一片清冷的小市,此刻星星点点连作一线地亮着暖灯,其中\u200c一盏黄绿的梨儿灯尤为显眼。小摊小铺的模样和以前均有些不同,这处卖胡饼的不见了,那处却\u200c多出来个贩煎腰子的,细细看去,又庆幸惯常熟悉的那几家都还在。阿庄叔肩上\u200c还搭个帕子,来回\u200c招呼,铺前的桌凳好像更多了些,坐得也更满当。桌连桌,凳连凳,就连到了对过,挂着黄绿梨儿灯的铺子前。桌凳中\u200c间留出一条恰够人\u200c马经过的小道,过客与食客混在一齐,看着反倒更热闹了。原本\u200c日日长龙一般排在小摊儿前的队伍,此时就顺着那灯下\u200c,自\u200c小铺里头排出来。贺骥笑眯眯地坐在一张竹桌凳上\u200c喊他:“子韧兄,过来啊,看甚么呢?”孟寺卿竟然端坐他身旁,二人\u200c已经吃上\u200c了。林柳赶紧与老师行过礼,牵马去铺子左侧的树下\u200c拴了,返回\u200c来排队点朝食。脚步经过铺门\u200c前,瞥见他那把银鱼色的油纸伞被好生生收在了柜台后的搁板上\u200c。江满梨眼尖,端着吃食自\u200c灶房的竹帘下\u200c出来便看见他,指了指门\u200c口写着菜名的立木牌,笑盈盈道:“林少卿,今日铺里有汤羹有水饭,新增的鸡子灌饼滋味甚好,要不要尝一尝?”第28章 大理寺送宵夜(一更)有了铺子之后的最大\u200c好处,于江满梨而言,就是再不用拉着板车搬东搬西。小市里每日要用上\u200c的锅炉盆桶,一应放在厨下或后院儿的小屋棚里。做吃食用到的食材菜蔬,也直接改送至铺子里来。还有那两个十几斤重,以往让江满梨和藤丫两人搬得龇牙咧嘴的火炉子,直接丢在厨下的角落,以备不时之需即可。但也有一点让江满梨不大满意,便是出门比从前更早了。因为\u200c原先要在家中做的活计,也一应挪到了铺子里去做。江满梨手里提盏小油灯,呵欠连天,不用拉车,走得一步三\u200c摇晃。霍书也一副没\u200c睡醒的样子,耷拉着步伐。只\u200c有藤丫神采奕奕,她如\u200c今跟着江满梨,吃得好,脸颊上\u200c的肉起来了些,看得出圆月般的模样了。口中滔滔不绝细数等下到了铺子里要干的活儿,很是活泼,与她面对客人时拘谨的模样判若两人。江满梨敷衍又捧场地夸她:“真能干。”,又道\u200c:“那到了铺子里,就都\u200c交给你做了。”“小娘子放心,我都\u200c能做了。”藤丫欢天喜地地点头,惹得旁边的媛娘笑出声来,与江满梨道\u200c:“你这小丫头可\u200c真实在。”江满梨睡眼惺忪,笑道\u200c:“那是!”因着霍书住在吴大\u200c娘子院里,媛娘便跟着他们一同走,手里拎个不小的筐子,里头装着昨夜连夜包好、煮出来的江米粽。媛娘比江满梨想得还要能吃苦,朝食售粽子,粽子不好熟,这两日便都\u200c是连夜煮好了拿过去。有灵沙臛馅儿和冬瓜蜜饯馅儿两种\u200c。每种\u200c五十来个,拿包粽的草绳挨个串了,到了铺子里往柜台的柱子上\u200c一挂,就像炮仗似的一溜,食客要吃几个、要什么口味,便取下来拿去热。',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